[实用新型]开态取电电路、智能单火线开关模块及智能单火线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92174.4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3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覃振飞;陈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7/10 | 分类号: | H05B4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谭逢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态取电 电路 智能 火线 开关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态取电电路、智能单火线开关模块及智能单火线开关,该开态取电电路包括取电输入端、取电输出端、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以及比较电路;当比较电路输出第一电平信号时,在交流电的全周期内,通过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形成第一取电回路进行取电;当比较电路输出第二电平信号时,在交流电的负半周期内,通过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形成第二取电回路进行取电,并在交流电的正半周期内,通过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在形成第三取电回路进行取电。该开态取电电路在任意时间均能够进行取电,进而提高取电效率,从而避免智能单火线失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单火线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态取电电路、智能单火线开关模块及智能单火线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开关已经逐渐智能化。智能单火线开关通过单火线接线技术配合ZigBee(紫峰)技术,在不改变原有线路布局的情况下,能够无缝替代原有的墙壁机械开关。但是,现有的智能单火线开关在开态取电时会出现效率不足的问题,导致智能单火线失控。例如,智能单火线开关在开灯后无法控制灯具,或者灯具反复重启。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开态取电电路、智能单火线开关模块及智能单火线开关,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开态取电电路,包括取电输入端、取电输出端、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以及比较电路;第一开关管的第一连接端连接于取电输入端、第二连接端连接于参考地端、控制端连接于比较电路的输出端;第二开关管的第一连接端连接于取电输出端、第二连接端连接于参考地端、控制端连接于比较电路的输出端;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取电输出端,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取电输入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且连接节点连接于比较电路的输入端与参考地端;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第一开关管的第二连接端、负极连接于第一开关管的第一连接端;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第二开关管的第二连接端、负极连接于第二开关管的第一连接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态取电电路还包括稳压电路以及电压输出电路,稳压电路,第一端连接于第二二极管与第三二极管的连接节点、第二端连接于比较电路的输入端、第三端连接于参考地端;电压输出电路,一端连接于稳压电路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于参考地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态取电电路还包括储能电路,储能电路的一端连接于稳压电路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于参考地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稳压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第一电阻以及第一电容;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于第一二极管与第三二极管的连接节点、正极连接于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参考地端;稳压二极管与第一电阻的连接节点连接于比较电路的输入端;第一电容并联于第一电阻两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比较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入端连接于稳压二极管与第一电阻的连接节点;开态取电电路还包括连接于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的比较反馈电路,比较反馈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以及三极管;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于直流电源、另一端连接于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的连接节点连接于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于参考地端;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之间、另一端连接于第四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三极管的基极;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的连接节点连接于比较电路的输出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关管为第一MOS管,第二二极管为第一MOS管的体二极管;第二开关管为第二MOS管,第四二极管为第二MOS管的体二极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关管包括MOS管、三极管以及可控硅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第二开关管包括MOS管、三极管以及可控硅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921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麦联合收割机秸秆粉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能源浮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