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底板防水层和侧墙防水层接茬处的搭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93986.0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9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群;孙龙;韩成尚;白雨润;王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郜彦茹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底板 防水层 接茬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防水层和侧墙防水层接茬处的搭接结构,设置于永久保护墙和底板的外挑部之间的底板防水层,设置于所述侧墙外侧的侧墙防水层,所述侧墙防水层和所述底板防水层两者的相邻端延伸至所述外挑部的上表面后搭接设置,所述底板防水层采用预铺反粘底板防水层,所述预铺反粘底板防水层与所述侧墙防水层的两者搭接部位通过双面丁基自粘胶带胶黏连接,所述预铺反粘底板防水层与所述侧墙防水层的两者搭接口部设置有防水盖口条,所述防水盖口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预铺反粘底板防水层和所述侧墙防水层胶黏固定。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预铺反粘底板防水层与所述侧墙防水层搭接部位的有效密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室防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防水层和侧墙防水层接茬处的搭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地下室底板防水的做法通常是将防水卷材粘结或空铺在底板垫层上形成底板防水层,采用此方法形成的底板防水层与结构层之间隔着细石混凝土保护层而孤立存在,受地基沉降或结构形变裂缝等影响,防水卷材一旦有微小破损,环境水便可进入,在层间出现大面积窜水。而预铺反粘防水卷材由于是与结构层粘结固定的,即便垫层出现沉降或结构变形,也不会对预铺反粘防水卷材产生影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因地基下沉或结构变形导致的层间窜水的问题,但是由于预铺反粘防水卷材的粘结是在结构层施工过程中进行的,一旦结构层施工完毕,其本身即不具备粘结性,且其与侧墙防水层材质不同,因此采用预铺反粘防水卷材进行底板防水施工时,常常因底板防水层与侧墙防水层不能有效密封,形成搭接薄弱点,引发渗漏风险,从而限制了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在底板防水中的应用。此外,还由于预铺反粘防水卷材采用的是高分子材质,材料硬度较其他防水材料比如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大很多,因此,在搭接部位很容易发生起翘、不服帖、粘结部位开裂等现象,从而导致渗漏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防水层与侧墙防水层接茬处的搭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下室底板防水层和侧墙防水层接茬处的搭接结构,设置于永久保护墙和底板的外挑部之间的底板防水层,设置于所述侧墙外侧的侧墙防水层,所述侧墙防水层和所述底板防水层两者的相邻端延伸至所述外挑部的上表面后搭接设置,所述底板防水层采用预铺反粘底板防水层,所述预铺反粘底板防水层与所述侧墙防水层的两者搭接部位通过双面丁基自粘胶带或无胎双面自粘防水卷材胶黏连接,所述预铺反粘底板防水层与所述侧墙防水层的两者搭接口部设置有防水盖口条,所述防水盖口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预铺反粘底板防水层和所述侧墙防水层胶黏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预铺反粘底板防水层的搭接部位通过收口压条设置于所述外挑部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收口压条通过若干螺钉设置于所述外挑部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收口压条为铝合金材质的条形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盖口条设置于所述收口压条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预铺反粘底板防水层的搭接部位设置于所述侧墙防水层的搭接部位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盖口条采用单面密封丁基胶带。
进一步的,所述侧墙防水层为聚氨酯涂料防水层。
进一步的,所述预铺反粘底板防水层采用预铺高分子防水卷材铺设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预铺反粘底板防水层的底端延伸至垫层与所述底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93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芒果采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燃烧效率高的煤粉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