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进双出磨煤机入口冷、热一次风混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94188.X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4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平;徐鹏志;陈炜聪;胡志勇;陈广伟;亓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18 | 分类号: | B02C2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进双出磨煤机 入口 一次 混合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进双出磨煤机入口冷、热一次风混合系统,属于电站锅炉制粉系统节能治理领域,包括磨煤机,还包括热一次风母管、冷一次风母管、热一次风管、热一次风调节挡板、冷一次风调节挡板、冷一次风管、混合风管、分流三通、左侧混合风支管、右侧混合风支管、右侧容量风门和左侧容量风门;通过热一次风调节挡板与冷一次风调节挡板的安装方式改变、气流混合部位的管道结构性优化及分流三通的结构性优化,能彻底解决双进双出磨煤机两端入口的混合风温度偏差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进双出磨煤机入口冷、热一次风混合系统,属于电站锅炉制粉系统节能治理领域。
背景技术
燃煤电站制粉系统是锅炉的重要辅助系统,其安全经济运行直接决定着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双进双出磨煤机制粉系统是电站锅炉选用的最常见的布置型式之一,但经常存在磨煤机两端入口的混合风温度偏差较大的问题,导致磨煤机出口温度也不一致,制约磨煤机出口温度进一步提高。以某330MW机组锅炉为例,满机组负荷运行时,某台磨煤机入口两侧温度偏差20℃,造成磨出口两侧温度偏差达15℃,经过计算,若目前磨煤机两侧出口磨煤机入口两侧风温偏差消除后,可使磨出口平均温度至少上升7.5℃左右,对应可降低空预器出口排烟温度0.83℃左右,影响供电煤耗约0.14g/(kW.h)。
目前磨煤机两端入口的混合风温度偏差问题并未得到行业内的充分关注,还未见相应的解决此问题的专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彻底解决双进双出磨煤机两端入口的混合风温度偏差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进双出磨煤机入口冷、热一次风混合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进双出磨煤机入口冷、热一次风混合系统,包括磨煤机,其特征是,还包括热一次风母管、冷一次风母管、热一次风管、热一次风调节挡板、冷一次风调节挡板、冷一次风管、混合风管、分流三通、左侧混合风支管、右侧混合风支管、右侧容量风门和左侧容量风门;所述热一次风管和冷一次风管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热一次风母管和冷一次风母管的侧壁,所述热一次风调节挡板和冷一次风调节挡板分别设置在热一次风管和冷一次风管上,所述热一次风管和冷一次风管的另一端与混合风管连接,所述混合风管、左侧混合风支管和右侧混合风支管均与分流三通连接,并且左侧混合风支管和右侧混合风支管布置在混合风管的两侧,所述左侧混合风支管和右侧混合风支管分别与磨煤机的两端连接,所述左侧容量风门和右侧容量风门分别设置在左侧混合风支管和右侧混合风支管上;所述分流三通的中部设置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的两侧设置有导流板。
进一步的,所述热一次风管和冷一次风管的截面均为矩形,并且热一次风管和冷一次风管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热一次风调节挡板和冷一次风调节挡板水平布置(对于管道系统水平布置的系统而言),热一次风与冷一次风的混合方式为冷一次风从热一次风的上部混入热一次风。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热一次风调节挡板和冷一次风调节挡板保持水平布置的原则要求,保证了气流在横向上的流场均匀,有利于消除偏差;冷一次风从上部混入热一次风,且混合点部位冷一次风管与热一次风管截面两者宽度相同,避免了传统的冷一次风从热一次风侧面布置引起的横向(沿垂直于主气流方向)的气流温度偏差;冷一次风从上部混入热一次风,其优点是因为冷一次风密度相对较大,有利于两者的快速混合;挡板布置方式与冷热一次风的混合方式,均为满足气流保持横向温度无偏差的设计原则,有利于避免混合风经过分流三通流向磨煤机左右两侧的气流间的截面内平均温度产生偏差,沿高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层是存在的,但不影响分流三通分流后的两股气流的平均温度相同,经过后续的长距离流动,到磨煤机入口处高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层消除,两侧入口温度相同。分流三通设有中间分隔板及导流板,降低了气流的局部流动阻力。经过以上处理,能彻底解决双进双出磨煤机两端入口的混合风温度偏差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热一次风混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941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可控升降式电磁煮面炉
- 下一篇:一种便于分离杂质的大米加工除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