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层物流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94345.7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28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彭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振明 |
主分类号: | B60P1/44 | 分类号: | B60P1/44;B62D33/04;B66F7/06;B66F7/18;B66F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41340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层 物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层物流车,包括与车体连接的车厢,所述车厢内腔分割有两个腔室,每个所述腔室内底部均通过隔板支撑连接有底部隔板,所述底部隔板下方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顶端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上表面设置有货物小拖车,所述车厢尾部设置有升降后门机构,使用本分层物流车后,由于货物堆放分层,每层货物只有1.3米高左右,不到一人高,上货一人、下货一人即可完成,人工可以由8人减少到2人,大大降低用人成本,另外由于货物高度只有1.3米左右,货物不易倒塌,也不易压坏下层货物,降低了货物破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分层物流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中大型物流公司为了单程运输量达到最大化,所用车型均为车厢长9M以上的厢式货车或仓栅式货车,这种车厢车厢容积大,车厢高,为了利润最大化,物流公司都会将货物从货箱底部堆到顶部。
一般大型货车车厢高度在2.4~2.7米之间,要想将货物从底部堆到顶部,必定借助叉车、升降机等升降机构。这样的话,除了开升降机构需一人外,升降机、货车上必须各站一人才能将货物堆好。下货时同样如此。这样包括叉车手在内,至少需要三人,另加一部升降机构,在用人成本日益高涨的国内市场,无疑加大了人力成本。
由于堆货高度高,必须小心谨慎堆叠,否则运输过程中容易倾倒,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与时间。
另外由于堆货高度过高,在最下层的货物容易损伤,如果是易损物品经常会出现惊人的破损率。由于堆货高度高,在最上层的货物,容易倾覆或者掉下来,加上多次人工搬运 (由于工人劳动强度大,很少有工人会小心搬运,基本都是相对暴力的方式搬运),更是加大破损概率。破损率是目前货物物流中一个一直被客户投诉又无赖的问题,物流运输开单的时候都会加一句:破损自负。
所以传统运输车导致目前大中型货运的高人工成本、高时间损耗、以及货物高破损率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层物流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层物流车,包括与车体连接的车厢,所述车厢内腔分割有两个腔室,每个所述腔室内底部均通过隔板支撑连接有底部隔板,所述底部隔板下方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顶端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上表面设置有货物小拖车,所述车厢尾部设置有升降后门机构;
所述升降后门机构包括可转连杆,所述车厢底部一侧与可转连杆转动连接,所述可转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载物平台,所述载物平台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可转液压臂,所述可转液压臂底部与车厢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平台底部与连杆机构之间通过升降台滑块连接,且所述升降台滑块与升降平台底部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轴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通过轴承与车厢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上转动连接有内螺纹滑块,所述内螺纹滑块两端均连接有箱底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底滑块底部与车厢底部内壁滑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箱底滑块通过转轴与连杆机构底部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底部另一端通过转轴与车厢底部内壁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厢内货物的堆放高度为1.3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的端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连接有中间滑块,所述中间滑块的两端均连接有箱底滑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振明,未经彭振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943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竖流式溶气气浮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风力交流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