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咽拭子标本采集防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97673.2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2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翠娥;李开志;郭丽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13/08;A41D3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咽拭子 标本 采集 防护罩 | ||
一种咽拭子标本采集防护罩,包括防护罩和袖套,所述防护罩中心设置通孔,所述袖套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结构,所述袖套的出口端与防护罩通孔固定连接,所述袖套的入口端设置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袖套入口端的固定装置,能根据操作人员手臂的个体差异进行调节,在妥善固定防护罩的同时,保证操作人员的舒适性,防护罩的面积大于成人面部皮肤的整体面积,且为透明设计,操作人员在采集标本时视野不受限制,能充分抵挡由于进行鼻咽拭子标本采集时因不适感而引起的干呕、打喷嚏、咳嗽等造成飞沫喷溅,各个部件连接处均为无缝连接,保证了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咽拭子标本采集防护罩。
背景技术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标准中,核酸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的,需要医护人员对被检测者进行口咽拭子或鼻咽拭子的标本采集、留取、培养及检测。
咽拭子采集是最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操作之一,操作者需要近距离接触被检测者面部,当看清被检测者双咽侧扁桃体以及咽后壁,再拿咽拭子进行采样,操作过程中被检测者需张口,会对着操作人员呼气,呼出大量的气溶胶,有时还会因为咽拭子擦拭咽喉不适而引起干呕,咳嗽,打喷嚏,飞沫四溅,极大地增加了操作者的暴露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咽拭子标本采集防护罩,能在咽拭子检查过程中阻挡被检测者的飞沫,为操作人员采集标本时提供安全保障,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咽拭子标本采集防护罩,包括防护罩和袖套,所述防护罩中心设置通孔,所述袖套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结构,所述袖套的出口端与防护罩通孔固定连接,所述袖套的入口端设置固定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装置为魔术粘连接机构,所述魔术粘连接机构包括魔术贴毛面、魔术贴钩面,袖套外侧依次固定连接魔术粘毛面和魔术粘钩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装置为魔术贴绑带线,所述魔术贴绑带线正面为射出勾,反面为起毛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装置为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缝制于所述袖套出口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罩为圆弧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罩为硬质透明材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罩为PET、PC或亚克力板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袖套为布料或无纺布材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袖套的出口端穿设于通孔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直径大于10厘米,所述通孔直径小于15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为一次性使用产品,一用一抛,防止交叉感染;
2.本实用新型的袖套入口端的固定装置,能根据操作人员手臂的个体差异进行调节,在妥善固定防护罩的同时,保证操作人员的舒适性;
3.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罩的面积大于成人面部皮肤的整体面积,且为透明设计,操作人员在采集标本时视野不受限制,能充分抵挡由于进行鼻咽拭子标本采集时因不适感而引起的干呕、打喷嚏、咳嗽等造成飞沫喷溅,圆弧形防护罩的设计,可有效阻挡正面而来的飞沫,亦可防止飞沫由侧面逸出;
4.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连接处均为无缝连接,保证了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97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吸湿排汗的女装上衣
- 下一篇:一种石墨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