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挤压型材支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97860.0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7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汪孟明;詹志城;王丙艳;郑韬;程东强;曹洋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同捷汽车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9 | 分类号: | B62D21/09;B60G21/055;B21C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支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挤压型材支架结构,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相互平行的支撑底板和支撑上板,所述支撑底板和支撑上板之间设置有多个中间支撑加强板,所述支撑底板和支撑上板上设置有多个螺栓连接孔,所述支撑底板的左侧设置有左侧连接板,所述左侧连接板与所述支撑底板相互垂直,所述左侧连接板上设置有前连接横梁,所述支撑上板的右侧设置有U型连接板,所述U型连接板上设置有后连接横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通过设置铝挤压型材支架取代了传统的冲压支架,不仅实现副车架与横向稳定杆的可靠安装,还降低了降低模具成本与车身的重量,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实现汽车轻量化的目标,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挤压型材支架结构,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车身副车架与横向稳定杆主要是通过冲压支架安装在车身上,而单个冲压支架的连接强度较弱,因此为满足副车架与横向稳定杆的可靠连接,往往需要多个冲压支架。零件数量的增多,直接导致车身重量的增加,对车身的轻量化十分不利。除此之外冲压件的模具制造成本较高,加大了车身的开发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挤压型材支架替代传统的冲压支架实现副车架与横向稳定杆的可靠安装,降低模具成本与车身的重量,实现轻量化的目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铝挤压型材支架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支撑底板和支撑上板,所述支撑底板和支撑上板之间设置有多个中间支撑加强板,所述中间支撑加强板之间形成多个减轻孔,所述支撑底板和支撑上板上设置有多个螺栓连接孔,所述支撑底板的左侧设置有左侧连接板,所述左侧连接板与所述支撑底板相互垂直,所述左侧连接板上设置有前连接横梁,所述支撑上板的右侧设置有U型连接板,所述U型连接板上设置有后连接横梁。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分别设置有副车架和横向稳定杆。
作为优选,所述前连接横梁和后连接横梁通过FDS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螺栓连接孔之间设置连接螺柱。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底板和支撑上板的材质为铝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通过设置铝挤压型材支架取代了传统的冲压支架,不仅实现副车架与横向稳定杆的可靠安装,还降低了降低模具成本与车身的重量,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实现汽车轻量化的目标,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前连接横梁、后连接横梁以及副车架和横向稳定杆安装到本实用新型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仰视图。
图中:支撑底板1;支撑上板2;中间支撑加强板3;减轻孔4;螺栓连接孔5;左侧连接板6;前连接横梁7;U型连接板8;后连接横梁9;副车架10;横向稳定杆11;FDS螺栓12;连接螺柱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根据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铝挤压型材支架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支撑底板1和支撑上板2,所述支撑底板1和支撑上板2之间设置有多个中间支撑加强板3,所述中间支撑加强板3之间形成多个减轻孔4,所述支撑底板1和支撑上板2上设置有多个螺栓连接孔5,所述支撑底板1的左侧设置有左侧连接板6,所述左侧连接板6与所述支撑底板1相互垂直,所述左侧连接板6上设置有前连接横梁7,所述支撑上板2的右侧设置有U型连接板8,所述U型连接板8上设置有后连接横梁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同捷汽车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同捷汽车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978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色母粒生产用废气处理系统
- 下一篇:轻量化车身B柱加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