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轴承轴向限位防脱出的翻边铆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98301.1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1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宋岩岩;臧新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067 | 分类号: | F16C35/067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张云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轴承 轴向 限位 脱出 翻边铆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轴承轴向限位防脱出的翻边铆压结构,包括轴承座,轴承座中开设有和轴承相匹配的轴承孔,轴承孔的顶端具有用于将轴承插入轴承孔中的开口,轴承孔的底端具有用于托持轴承的孔底,轴承孔内周壁的上端开设有内槽,所述轴承座的上端端面开设有铆压槽,本实用新型利用在轴承座的上端面加工出方便施加压向力的铆压槽,及在轴承座的轴承孔内周壁上加工出便于材料流动与降低金属强度的内槽,从而可在装配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利用轴承座自身的空间,运用转化金属本身的屈服力为限制力来达到限制轴承位置,以实现轴承在受到一定轴向冲击力的工况下防止轴承脱出的效果,提高结构的紧凑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轴承轴向限位防脱出的翻边铆压结构。
背景技术
轴承是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其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在轴承使用过程中,因使用工况的不同,轴承会受到芯轴或其他部位传递的轴向推力,一般情况下,该轴向力由轴承卡簧、零部件挡边或装配体本身的边壁来进行限制抵消,而当装配体空间受限时,轴承会有脱出的风险。这种风险尤其是在空间受限及轴承没有外来端面依靠的情况下更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空间受限时,很难将轴承轴向定位在轴承座的轴承孔内,致使轴承容易脱出轴承孔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应用于轴承轴向限位防脱出的翻边铆压结构,其能够在受到一定轴向冲击力的工况下对轴承进行限位且防止其轴向脱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轴承轴向限位防脱出的翻边铆压结构,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中开设有和轴承相匹配的轴承孔,所述轴承孔的顶端具有用于将轴承插入轴承孔中的开口,所述轴承孔的底端具有用于托持轴承的孔底,所述轴承孔内周壁的上端开设有内槽,所述轴承座的上端端面开设有铆压槽。
本方案中利用在轴承座的上端面加工出方便施加压向力的铆压槽,及在轴承座的轴承孔内周壁上加工出便于材料流动与降低金属强度的内槽,从而可在装配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利用轴承座自身的空间,运用转化金属本身的屈服力为限制力来达到限制轴承位置,以实现轴承在受到一定轴向冲击力的工况下防止轴承脱出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内槽为环绕设置在轴承孔的内周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内槽为环形内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槽的截面呈圆弧型。
进一步地,所述铆压槽为环绕轴承孔设置在轴承座的上端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铆压槽为环形铆压槽。
进一步地,所述铆压槽的截面呈V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轴承轴向限位防脱出的翻边铆压结构利用在轴承座的上端面加工出方便施加压向力的铆压槽,及在轴承座的轴承孔内周壁上加工出便于材料流动与降低金属强度的内槽,从而可在装配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利用轴承座自身的空间,运用转化金属本身的屈服力为限制力来达到限制轴承位置,以实现轴承在受到一定轴向冲击力的工况下防止轴承脱出的效果,并提高结构的紧凑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轴承轴向限位防脱出的翻边铆压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轴承轴向限位防脱出的翻边铆压结构装入轴承时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轴承轴向限位防脱出的翻边铆压结构对轴承限位后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98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上下料的驱动结构
- 下一篇:一种饲料粉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