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灭菌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99236.4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6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佘庆威;郭浩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柔浩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A61L2/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菌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灭菌模组,其包括:内部形成为一曲折流道的载体,所述载体在所述曲折流道的两端位置分别设置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以及用于对所述曲折流道内的流体进行照射杀菌的紫外光光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采用紫外光源,对曲折流道内的携菌流体进行照射杀菌,曲折流道的曲折状设计,相比于传统的单一空间,加长了流体通过流道的时间,可以延长紫外光光源对流体的照射时间,达到加深灭杀细菌的目的,提高紫外光的利用率,而且,曲折流道设计在原载体空间的内部,不需要外加额外的空间,即可达到成倍的灭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菌模组,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紫外光源来达到灭菌效果的灭菌模组。
背景技术
深紫外线,是指波长为200nm-300nm的光线,又称为UVC。深紫外线可以穿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核,破坏DNA、RNA等遗传物质,起到灭杀微生物的效果。深紫外线可以灭杀细菌繁殖体、芽胞、病毒、真菌等,作为一种广谱高效的灭菌手段,广泛应用于净水厂、医院、工厂等。
传统的人造深紫外光源为汞灯管,因其含有重金属汞,已被《水俣公约》列为需要逐步淘汰的制品。UVC-LED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造深紫外光源,凭借其绿色环保、光谱集中、使用灵活、寿命长等优点,已成为替换传统汞灯管的理想选择。现行技术中则公开了一种过流式水杀菌消毒装置及净水设备,以及中国大陆专利201721198600.9公开了一种杀菌装置及液体杀菌设备,上述两个专利均采用UVC-LED光源对流经管道的水进行紫外杀菌。
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缺点:1、杀菌率不稳定。杀菌率取决于微生物接收到的紫外剂量。水体中的微生物运动轨迹由水流决定,水流越规则,流速越稳定,则微生物接收到的紫外剂量越稳定,杀菌率越稳定。现有方案中杀菌器内水流为湍流状态,水流不规则。导致水体中微生物接收到的紫外剂量不稳定,随机性大,杀菌率不稳定。2、深紫外光利用率低。光利用率是起到杀菌作用的深紫外光功率与总入射光功率的比值。光照均匀性越高,光的准直性越好,则光的利用率越高。现有公开的杀菌器中的 UVC-LED光源部分仅依靠UVC-LED封装本身的一次光学处理和光源排布,无法同时满足光均匀性与准直性要求,光利用率偏低。3、UVC-LED 照射时间不足,往往不能达到灭菌的效果。现有方案中,UVC-LED封装装置往往是设置在一定量的空间中,而在这定量的空间中,预定灭菌的标的物在通过该定量的空间时,由于空间长度的限制,往往UVC-LED的照射时程不足,标的物即已通过该定量的空间了,造成了灭菌不足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灭菌模组,具有更好的杀菌效果,使用紫外光作为灭菌光源,紫外光利用率高,且无需外加额外的空间,即可达到成倍的灭菌效果。
对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灭菌模组,其包括:
内部形成为一曲折流道的载体,所述载体在所述曲折流道的两端位置分别设置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以及
用于对所述曲折流道内的流体进行照射杀菌的紫外光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采用紫外光源,对曲折流道内的携菌流体进行照射杀菌,曲折流道的曲折状设计,相比于传统的单一空间,加长了流体通过流道的时间,可以延长紫外光光源对流体的照射时间,达到加深灭杀细菌的目的,提高紫外光的利用率,而且,曲折流道设计在原载体空间的内部,不需要外加额外的空间,即可达到成倍的灭菌效果。
作为一实施方式,所述曲折流道的内部设置有多孔隙障碍装置,所述多孔隙障碍装置具有流体可通过的孔隙。
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多孔隙障碍装置为海绵。
作为再一实施方式,所述载体上设置有所述多孔隙障碍装置可进出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盖板。
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载体的外部设置有可隔离紫外光的防护外壳,所述紫外光光源设置在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柔浩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柔浩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992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色差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管道处理的污水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