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铝型材除气等离子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99515.0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8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郭爱民;刘志华;钟海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市广雄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12 | 分类号: | B01D46/12;B01D5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545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铝型材 等离子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铝型材除气等离子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酸室,除碱室,废气收集室,等离子净化室;所述除酸室包括酸雾管,第一喷淋装置,第一废水槽,所述除碱室包括碱雾管,第二喷淋装置,第二废水槽;所述废气收集室包括酸碱废气管,混合废气管,三通接驳管,活性炭过滤桶,通气管;所述等离子净化室包括阴极导电管,阳极导电棒,导电支撑架,高压电源;通过设置连通的除酸室和除碱室,对含酸含碱废气进行处理;通过设置废气收集室,将多种废气混合并进行统一净化,通过设置阴极导电管和阳极导电棒,在高压下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从而高效分解废气中的多种污染物;因此,具有多种废气综合处理、净化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铝行业,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铝型材除气等离子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制铝行业中,如熔铝炉、铸造炉、均质炉、铝棒加热炉、模具加热炉、时效炉、烘干炉、固化炉等,这些热工设备多采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加热,都会产生燃烧废气;在氧化着色生产中,碱洗槽使用氢氧化钠的碱液,在加热时会挥发出碱雾,阳极氧化槽使用硫酸液,会挥发形成硫酸雾;在粉末喷涂时,部分粉末涂料无法吸附在型材表面,随风排出形成含尘废气;由于氟碳漆喷涂过程中涉及到使用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进行调漆,这些溶剂在喷涂过程中会挥发,形成喷漆废气,对车间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种废气综合处理、净化效率高的铝型材除气等离子净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铝型材除气等离子净化装置,包括除酸室,与所述除酸室连通的除碱室,与所述除碱室连通的废气收集室,与所述废气收集室连通的、用于产生低温等离子体来净化废气的等离子净化室;所述除酸室包括酸雾管,用于中和酸雾的第一喷淋装置,以及设置在除酸室底部的第一废水槽;所述除碱室包括碱雾管,用于中和碱雾的第二喷淋装置,以及设置在除碱室底部的第二废水槽;所述废气收集室包括用于与所述除碱室连通的酸碱废气管,用于收集燃烧废气、含尘废气和喷漆废气的混合废气管,以及用于连通所述酸碱废气管和混合废气管的三通接驳管,用于与所述三通接驳管连通的活性炭过滤桶,连通所述活性炭过滤桶与等离子净化室的通气管;所述等离子净化室包括中空设置的若干个阴极导电管,设置在所述阴极管内的阳极导电棒,设置在所述阴极导电管之间的导电支撑架,设置在所述阴极导电管一侧的、与阳极导电棒连接固定的导电墙,与所述导电墙电气相连的高压电源。
作为优选,所述除酸室与除碱室通过气孔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酸碱废气管和混合废气管皆设置有止逆盖。
作为优选,所述废气收集室和等离子净化室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网。
作为优选,所述阴极导电管设置有九个,为三行三列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阳极导电棒上设置有三角形的尖刺。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墙的底部设置有绝缘底座。
作为优选,所述等离子净化室远离废气收集室的一端设置有排气口。
作为优选,所述等离子净化室和排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通过设置连通的除酸室和除碱室,不需要单独设置除酸装置和除碱装置,并且除酸、除碱后的气体可以进入废气收集室和等离子净化室做进一步的净化;通过设置废气收集室,可以将多种废气混合并进行净化,可以避免单独设置净化装置,从而节约生产成本;通过活性炭过滤筒和第一过滤网,对混合废气进行初步过滤,为废气进入等离子净化室做预处理;通过设置等离子净化室,在高压下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从而分解废气中的多种污染物,比传统单一废气收集处理的方式的净化效率更高;因此,具有多种废气综合处理、净化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铝型材除气等离子净化装置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市广雄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清远市广雄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995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