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热超导强化蒸发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00275.1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6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魏鑫芳;段建国;刘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博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芳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热 超导 强化 蒸发 冷却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热超导强化蒸发冷却器,包括一个箱体,箱体内部由竖直的隔板分隔为散热箱体和换热箱体;散热箱体侧壁上设置有轴流风机,散热箱体内部从上到下水平设置有喷淋水管和多个热超导管;热超导管贯穿隔板设置于散热箱体和换热箱体内部;热超导管在换热箱体一段为蒸发段,在散热箱体一段为冷凝段,并且在冷凝段上紧密竖直嵌合规整蜂窝波纹翅片组。本实用新型首次将热超导技术有机整合到蒸发式制冷技术当中,整体热阻极小,热传递效率高。与传统的蒸发式制冷装置相比,具有间接换热,一体传输,可靠性,结构紧凑,重量轻,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是蒸发式制冷空调技术领域的一大突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藏区、西北及高原地区环境的低温热超导强化蒸发冷却器。
背景技术
蒸发冷却技术原理是利用水蒸发吸收空气的显热实现空气降温地目的,与机械制冷相比,具有零污染,耗电低,能效比高,易维护等特点,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发现人类生存构成巨大威胁的灾难性气候都和空调制冷行业有关,因此蒸发冷却技术利用自然条件取得冷量的被动式供冷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作为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与所处的地区气候特点密切相关;
在我国西部辽阔地域上,大多地区气候炎热干燥,空气含湿量小,湿球温度低。而蒸发冷却技术恰好是利用自然环境空气中的干球温度与露点温度差,通过水与空气之间的热湿交换来获取冷量冷却方式,根据我国西部地区干热的气象条件,蒸发冷却技术可获得较大的冷量和较低的送风温度,尽管具有初投资小,运行可实现灵活超低能耗的特点,节能效果明显,但存在不足,其核心问题就是提高空气和水的热质交换,从热力学角度分析,蒸发冷却是一个流动、传热、传质同时发生,并且多个传热过程相互耦合、相互交叉影响的复杂不可逆过程,蒸发冷却过程中的热量、质量传递推动力相对较小,因此,开发一种适应特定气候环境的小温差推动力的蒸发冷却装置至关重要。
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能源作为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保障。现代社会最大的能源消耗是建构筑物,对现代建筑来说,空调的能耗是建筑能耗里面比较高的一部分,要以最少的能耗创造健康和舒适的室内环境。因此,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地区气候特点,以最少的代价换取人类生存舒适环境,是我们急需解决的课题。我国川藏和西北大部分地区空气干燥、湿球温度低,这种自然条件为利用蒸发冷却空调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场所。
国内发展现状与趋势:
目前针对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直接蒸发冷却器的填料传热传质性能、净化性能等方面。对于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不同类型的间接蒸发冷却器传热效率及热工方面的研究。对于蒸发冷却空调主要集中在对多级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除湿与蒸发冷却相结合的空调系统的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我国在蒸发制冷利用发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综合利用研究不足,应用推广非常有限。
虽然许多研究者对喷淋室内空气与水接触的热质交换理论、喷淋室结构和尺寸、各种喷嘴的雾化性能对喷淋室热质交换的影响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是在节约能源、提高热质交换效率、简化维修管理等方面,这种已经使用了一个多世纪的设备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研究潜力,近几年蒸发冷却技术的兴起更加促进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蒸发冷却技术作为人类最古老的冷却方式之一,在二十一世纪重新焕发了生机,目前全世界有超过二千万台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还在使用,随着全球空气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和能源短缺,蒸发冷却技术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
国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博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博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002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充电接口测试结构、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