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周转全装配式混凝土临建板房用预制屋顶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00321.8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69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涛;寇广辉;邬晓;黎攀;杨勇;罗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11 | 分类号: | E04C3/11;E04B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世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3 | 代理人: | 邬丽明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周转 装配式 混凝土 板房 预制 屋顶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周转全装配式混凝土临建板房用预制屋顶单元,用于组拼出预制板房屋顶,可周转全装配式混凝土临建板房用预制屋顶单元包括:桁架,设有连接孔,用于相邻的两个桁架可拆卸连接;多个连接梁,连接梁的一端与桁架可拆卸连接;多个屋面板,每个屋面板与相邻的两个连接梁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屋面板、桁架和连接梁拼装连接形成整体,进而与主体结构连接形成整体稳定的受力体系,提高了抗风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周转全装配式混凝土临建板房用预制屋顶单元。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建筑施工临建板房设施中,屋面结构通常由钢管屋架和岩棉板面层组成,主要存在抗风能力差,非整体稳定体系等问题,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台风频发,现场活动板房或集装箱屋顶无法承受台风侵袭,常发生大面倒塌等毁灭性破坏,造成工程资料损毁,生活设施损毁,灾后重建或维修,不仅增加了成本支出,而且影响现场的及时复工,造成工期延误,影响生产履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周转全装配式混凝土临建板房用预制屋顶单元。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周转全装配式混凝土临建板房用预制屋顶单元,用于组拼出预制板房屋顶,可周转全装配式混凝土临建板房用预制屋顶单元包括:桁架,设有连接孔,用于相邻的两个桁架可拆卸连接;多个连接梁,连接梁的一端与桁架可拆卸连接;多个屋面板,每个屋面板与相邻的两个连接梁可拆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相邻的两个桁架可通过穿设连接孔的螺栓进行可拆卸连接,每个桁架上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多个连接梁,相邻两个连接梁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屋面板。因此,预制屋顶面板整体可拆卸连接和组拼,使预制屋顶单元可周转使用,提高了预制屋顶单元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过标准模数化预制构件之间的拼装,形成整个临建板房预制屋面结构,提高了预制屋顶单元的抗风性能等级。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桁架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一端与第一架体的一端连接;第三架体,一端与第一架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架体的另一端与第二架体的另一端连接;其中,第一架体倾斜设置,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第三架体构成三角形结构,连接梁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架体上,连接孔设于第三架体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第三架体构成三角形结构,使桁架的整体结构更稳定,第一架体倾斜设置,使铺设在桁架上的屋面板也倾斜设置,有利于排水。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桁架还包括:支撑架,设于三角形结构内;其中,支撑架为角形架,角形架的角部一端连接于连接梁下方的第一架体上,角形架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第二架体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支撑架可以增加桁架的结构强度,同时,支撑架设于连接梁的下方,对连接梁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连接梁包括:梁体;端板,设于梁体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与桁架连接;多个支撑板,分别设于梁体的相对两侧;其中,屋面板的相对两侧分别搭接于相邻的两个连接梁的多个支撑板之间,且屋面板分别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梁体为方钢,端板上设有螺纹孔,用于穿设螺栓使端板与桁架的第一架体连接,屋面板连接到相邻的两个连接梁上。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屋面板包括:龙骨,由多个框架组成;多个板体,分别设于多个框架内;其中,龙骨与连接梁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龙骨上设有孔,可用于穿设螺栓与连接梁进行可拆卸连接,能够提高周转利用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003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