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扣式轴承退卸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01148.3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3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霄;喻国锋;童俊军;喻侃;汪亮;廖威;祝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合强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600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扣式 轴承 退卸机 | ||
本实用新公开了一种上扣式轴承退卸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呈“凸”字形结构,所述底盘的凸形两肩上轴对称设有退卸装置,所述退卸装置由移动立柱和退卸机构组成,所述的移动立柱设在底盘上且沿所述退卸机构的轴向可移动,所述退卸机构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移动立柱上;所述移动立柱上设有第一驱动机构,且与所述退卸机构相连;所述底盘之上、移动立柱之下的两者之间设有第二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结构紧凑简洁,轴向长度缩短,占地小,降低成本;卡爪卡槽自下而上卡入挡圈恰到好处,专业精准快速,防止挡圈退卸后掉落,更加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的装备机械,具体与一种上扣式轴承退卸机有关。
背景技术
据了解,用于轮对上两头轴承的退卸机械,有退卸和压装一体机,这种机型由于要兼顾两用,油缸及其它部件相对复杂,不专业;而单一退卸的机械,由于要通过中间所设轮对升降装置来使轮对与退卸头达到同中心,而后才能开始退卸工作,中心定位费时费力,且结构不够简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上扣式轴承退卸机,它结构紧凑简洁,专业精准,更加提高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扣式轴承退卸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呈“凸”字形结构,所述底盘的凸形两肩上轴对称设有退卸装置,所述退卸装置由移动立柱和退卸机构组成,所述的移动立柱设在底盘上且沿所述退卸机构的轴向可移动,所述退卸机构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移动立柱上;所述移动立柱上设有第一驱动机构,且与所述退卸机构相连;所述底盘之上、移动立柱之下的两者之间设有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退卸机构包括一轴向设置的油缸,缸套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前端设有顶尖装置,缸套前端设有拉板,拉板前设有卡爪,卡爪呈U形,卡爪内设有卡槽。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是依次在电机减速机下装有法兰和丝杆、丝杆螺母,丝杆螺母与退卸机构有连接块相连;所述移动立柱与退卸机构间设有第一导轨和导槽。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驱动油缸;所述移动立柱与底盘间设有第二导轨和导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结构紧凑简洁,轴向长度缩短,占地小,降低成本;卡爪卡槽自下而上卡入挡圈恰到好处,专业精准快速,防止挡圈退卸后掉落,更加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卡爪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轴承挡圈退下后状态图。
图中:
1底盘,1.1轨道,1.2定位槽,1.3定位板;
2退卸装置,21移动立柱,22退卸机构,221油缸,2211缸套,2212活塞杆,2213顶尖装置,222拉板,223卡爪,2231卡槽;
3第一驱动机构,31电机减速机,32法兰,33丝杆,34丝杆螺母;
4连接块;
5第一导轨和导槽;
6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油缸);
7第二导轨和导槽;
8轮对;
9轴承;
10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合强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合强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011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加热式铝箔快餐盒
- 下一篇:一种电木专用注塑机机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