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振打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02236.5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41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喻九阳;胡天豪;徐建民;王成刚;郑小涛;马琳伟;汪威;林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武汉金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00 | 分类号: | C10J3/00;C10J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张力波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振打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振打器,包括导筒、活塞杆和撞击杆,导筒内部中空,活塞杆和撞击杆沿导筒的轴向同轴设置,撞击杆的后端位于导筒内,前端延伸至导筒的一端外,撞击杆的后端与导筒的内壁及其后端之间形成密封腔;活塞杆的前端穿过导筒的后端延伸至密封腔内并与撞击杆的后端相抵,后端延伸至导筒的后端外;活塞杆位于密封腔内的部位上同轴滑动套设有活塞顶和活塞头,活塞顶的前端与撞击杆的后端相抵,后端与活塞头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活塞头的后端与密封腔的后端之间安装有弹性件;活塞顶上套设有密封圈一。保证振打器内密封及防止密封元件的腐蚀,维修方便,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增大了活塞热量的传递以及传递的效率,延长了振打器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振打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振打器。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石油短缺,天然气资源不足,化石能源消费价以煤炭为主,我国工业和民用锅炉都是以煤炭、燃油或天然气为原料,由于煤炭、原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且储存量越来越少,因此,开发其他能源势在必行。原子核能、太阳能及风能等目前已在逐步开发利用,但这些能量不能直接变成热能,尤其不能直接用于锅炉来产生热量,且设备成本和能量的储存成本很高。利用煤气化技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引起高度关注,国家“八五”、“九五”计划中明确指出洁净煤技术是能源合理有效开发利用资源的重要手段,应大力发展。90年代后期,我国也开始将洁净煤技术的利用付诸工程实践。通过对该生产线的核心设备煤气化炉的关键点——自动振打除灰装置作为研发对象。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振打器在气化炉工作时,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使活塞导筒内的活塞处密封元件承受很大压力,不利于密封。因此,在活塞导筒内弹簧侧通入氮气,其压力比气化炉内气体压力高0.5~0.6MPa,以减小活塞处密封元件所承受的压力,此时压力为两侧压力之差。由于压力差的存在,一部分氮气有可能进入到气化炉内部,从而降低气化炉内有效气体的纯度。更严重的是,泄漏的低温氮气与内部高温工艺气体混合后,易发生露点腐蚀,极易导致密封件和整个机械振打器的失效;而采用双向内密封,但密封圈的安装与更换十分不易,同时炉内高温气体和振打过程中的摩擦会导致活塞温度急剧升高,导致密封圈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械振打器,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械振打器,包括导筒、活塞杆和撞击杆,所述导筒内部中空,所述活塞杆和所述撞击杆沿所述导筒的轴向同轴设置,所述撞击杆的后端位于所述导筒内,前端延伸至所述导筒的一端外,所述撞击杆的后端与所述导筒的内壁及其后端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活塞杆的前端穿过所述导筒的后端延伸至所述密封腔内并与所述撞击杆的后端相抵,后端延伸至所述导筒的后端外;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密封腔内的部位上同轴滑动套设有活塞顶和活塞头,所述活塞顶的前端与所述撞击杆的后端相抵,后端与所述活塞头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活塞头后端与所述密封腔的后端之间安装有弹性件;所述活塞顶上套设有密封圈一,所述密封圈一与所述活塞头的前端相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导筒内同轴固定安装有活塞套筒,通过密封圈一、活塞顶外壁以及活塞套筒内壁之间形成密封,防止气化炉内的气体发生泄漏,结构简单,密封性能较佳;另外,密封圈一还可将活塞顶和活塞头由于炉内热量传递和自身摩擦产生的热量高效地传递到导筒上,起到导热作用;同时,密封圈一还起到支撑作用,将活塞保持在活塞套管内,防止与活塞套管壁面直接摩擦,降低摩擦力,增大能量传递效率。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振打器内密封及防止密封元件的腐蚀,同时,维修方便,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增大了活塞热量的传递以及传递的效率,延长了振打器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活塞顶的后端与所述活塞头的前端之间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更换密封圈一,维修方便,省时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武汉金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工程大学;武汉金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022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肥肥草栽培用装料覆土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丝辅助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