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性共振式消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04961.6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1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廖腾峰;董仕任;雷行周;汤秉铿;韦振念;朱少英;覃冠杰;韦举昌;劳秋梅;梁永琪;胡露娇;蒙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F13/24 | 分类号: | F24F13/24 |
代理公司: | 南宁胜荣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6 | 代理人: | 关文龙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振 消音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性共振式消音器,其包括外管体、干涉管、阻隔板;所述外管体的四周封闭,左右两端设置开孔;所述干涉管的两端开口,在干涉管的管壁上设置通孔;所述干涉管横穿过外管体左右两端的开孔,所述干涉管的外壁与外管体的内壁构成一个共振腔;在所述腔室的两端设置吸音块;所述阻隔板间隔设置在一根中心轴上,所述中心轴插入到干涉管的中轴线上,在中心轴的两端通过带孔的支撑板支撑。通过此设计实现对对不同频段的低、中、高频噪音进行消音,满足住宅、别墅、办公室、宾馆、医院、学校等场所的通风降噪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性共振式消音器。
背景技术
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在住宅、别墅、办公室、宾馆、医院、学校、公众场所,既需要满足通风,持续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又要满足噪音对生活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噪声的频率,又分为低频噪声、中频噪声、高频噪声三种类别,目前的通风消音设备中,阻性消音器利用吸声材料的吸声作用而消音,它对于高频和中频噪声效果较好,但对低频噪声消音性能较差;而共振式消音器可以改善低频噪声的吸声效果,但是其对高频和中频噪声效果较差。对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复合式的消音器,以对不同频段的噪音进行消音,满足住宅、别墅、办公室、宾馆、医院、学校等场所的通风降噪需求。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阻性共振式消音器,以对不同频段的噪音进行消音,满足住宅、别墅、办公室、宾馆、医院、学校等场所的通风降噪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性共振式消音器,其包括外管体、干涉管、阻隔板;所述外管体的四周封闭,左右两端设置开孔;所述干涉管的两端开口,在干涉管的管壁上设置通孔;所述干涉管横穿过外管体左右两端的开孔,所述干涉管的外壁与外管体的内壁构成一个共振腔;在所述腔室的两端设置吸音块;所述阻隔板间隔设置在一根中心轴上,所述中心轴插入到干涉管的中轴线上,在中心轴的两端通过带孔的支撑板支撑。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共振腔内的共振腔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共振腔隔板设置有两块,将所述共振腔分隔成容积不同的共振腔a、共振腔b、共振腔c。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轴上的阻隔板呈上下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阻隔板呈扇形结构。
进一步地,每块阻隔板分为左右两层,每层采用不同的阻性吸音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阻隔板的阻性吸音材料包括有机纤维、无机纤维、无机泡沫及泡沫塑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块采用有机纤维、无机纤维、无机泡沫及泡沫塑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阻性共振式消音器,利用外管体、干涉管、阻隔板构成一个复合式消音器,首先外管体与干涉管相嵌套配合,构成一个大型共振腔,实现对低、中频噪音的消音;阻隔板的作用在于使气流中的中、高频噪音得以吸收,同时对于部分进入到共振腔中的中、高频噪音,利用腔室的两端的吸音块进行吸音。
(2)在共振腔内设置共振腔隔板,将所述共振腔分隔成容积不同的共振腔a、共振腔b、共振腔c,针对不同频带的中、低频噪音进行吸收,提高噪声消音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049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