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冠病毒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06366.6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5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叶秀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阳县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程志军 |
地址: | 323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毒 采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冠病毒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管、内盖和外盖,内盖的底部具有一同轴设置的管体,管体与内盖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其顶端贯穿内盖,内盖连接在采样管顶部且其管体插入采样管内,管体的顶端固定有一同轴设置的硅胶环,管体的末端具有一挤压部,挤压部为一上宽下窄的喇叭口,管体的下端上还密布通孔,外盖的底部还设有一密封块,密封块的直径大于管体顶部的直径,外盖连接在采样管上并将内盖包覆于内,密封块抵接在内盖顶部对管体的上端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更加安全可靠,尽可能避免了医院人员在采样过程中直接与拭子或溶液进行接触,并可有效防止采样装置在废弃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冠病毒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新冠病毒具有极高的传染性,而传统的病毒采样流程为:医护人员取得粘附有体液的拭子,将拭子的医用棉球浸入采样管内的溶液中,搅动挤压医用棉球进行洗脱作业,洗脱完成后盖上密封盖封存,拭子弃入专用垃圾箱废弃;取液时再打开密封盖用采样针抽取液体,抽取完毕后,采样管及密封盖弃入专用垃圾箱废弃。
由上述流程可知,采样过程中医护人员有极高的几率与可能粘附有新冠病毒的体液或溶液直接接触,存在安全风险,同时,该可能粘附有新冠病毒的体液或溶液废弃过程中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冠病毒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冠病毒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管、内盖和外盖,所述内盖的底部具有一同轴设置的管体,所述管体与内盖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其顶端贯穿所述内盖,所述内盖连接在采样管顶部且其管体插入采样管内,所述管体的顶端固定有一同轴设置的硅胶环,所述管体的末端具有一挤压部,所述挤压部为一上宽下窄的喇叭口,所述管体的下端上还密布通孔,所述外盖的底部还设有一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直径大于管体顶部的直径,所述外盖连接在采样管上并将内盖包覆于内,所述密封块抵接在内盖顶部对管体的上端进行密封。
优选的,所述管体的末端和采样管的底部之间保持0.5~1cm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喇叭口的底部和管体之间为弧形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内盖和采样管顶部之间还设有密封环。
优选的,所述采样管的底部为圆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硅胶环通过压环固定在内盖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外盖和内盖上还具有相互对应的孔,两所述孔内都填充有医用橡胶,所述外盖的孔上还扣置有一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更加安全可靠,采样过程中的洗脱作业于相比密封的采样管内进行,尽可能避免了医院人员直接与拭子或溶液进行接触,防止病毒泄漏而导致二次污染,取样完毕后,折断后的拭子连接杆及医用棉球停留在密封的采样管内进行废弃销毁,进一步保证病毒不会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进行洗脱作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结合图1-4所示,一种新冠病毒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管1、内盖2和外盖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阳县人民医院,未经松阳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063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料缓存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避孕套中加速润滑剂分布渗透的自动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