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螺机与污泥干化机联用处理工业污泥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07583.7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4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靖;敖黎鑫;王沙;贺恩云;李泊娇;廖龙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兵工重庆环境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5 | 分类号: | C02F11/125;C02F11/00;C02F1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谢毅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螺机 污泥 干化机 联用 处理 工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螺机与污泥干化机联用处理工业污泥的装置,包括叠螺机、梯形泥斗、挤出成型装置、污泥干化机,还包括用于控制梯形泥斗的出料量的开闭门控制系统,梯形泥斗的进料口与叠螺机的出料口连通,梯形泥斗的出料口与挤出成型装置的进料口对应,挤出成型装置的出料口与污泥干化机的进料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在叠螺机和污泥干化机之间增设梯形泥斗和挤出成型装置,通过开闭门控制系统控制梯形泥斗的出料量,最终形成叠螺机与污泥干化机的联用,提升污泥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解决了叠螺机与污泥干化机联用后生产节拍不同步、联用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螺机与污泥干化机联用处理工业污泥的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水处理产生的污泥较多,成分复杂,含水率较高。常见的降低污泥含水率的装置为板框压滤机以及叠螺式压泥机。以上两种设备可将污泥含水率从95%-90%降至85%-70%,但是仍不足以达到污泥减量化及干化的要求,企业处置成本依然比较高。
近年来污泥干化设备开始进入污泥终端处置领域,根据干化温度、时间及工作原理不同,可将污泥含水率降至40%以下,大大降低了污泥的产量进而降低企业处置成本。
目前上述两种污泥脱水装置及污泥干化设备多为单独使用,叠螺机高效率与污泥干化设备的脱水率高的优点没有发挥出来。在实际污泥处理过程中,可将两者结合起来联动使用,特别是叠螺机与污泥干化机的联动使用将大大提高污泥脱水干化的效率以及自动化程度,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叠螺机的高效率与干化机的干化效率不能较好的匹配,存在生产节拍不同步、联用效果不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叠螺机与污泥干化机联用处理工业污泥的装置,解决了叠螺机与污泥干化机联用后生产节拍不同步、联用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叠螺机与污泥干化机联用处理工业污泥的装置,包括叠螺机、梯形泥斗、挤出成型装置、污泥干化机,还包括用于控制梯形泥斗的出料量的开闭门控制系统,梯形泥斗的进料口与叠螺机的出料口连通,梯形泥斗的出料口与挤出成型装置的进料口对应,挤出成型装置的出料口与污泥干化机的进料口连通。
进一步地,开闭门控制系统包括活动开闭门、重力传感器、控制器、驱动活动开闭门开闭的第一电机,活动开闭门设于梯形泥斗的出口处,重力传感器设于活动开闭门上,重力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第一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挤出成型装置包括多个等间距排列且间距可调的螺旋轴、与螺旋轴连接的第二电机,螺旋轴上设有若干等间距排列且间距可调的叶片。
进一步地,螺旋轴间距为0.5~2cm。
进一步地,叶片间距为3~10cm。
进一步地,第二电机为变频电机,第二电机上连接有变频器,第二电机的工作电源频率为40~70Hz。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叠螺机和污泥干化机之间增设梯形泥斗和挤出成型装置,通过开闭门控制系统控制梯形泥斗的出料量,使污泥从叠螺机依次经过梯形泥斗和挤出成型装置后进入污泥干化机,最终形成叠螺机与污泥干化机的联用,提升污泥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梯形泥斗内的污泥重量,然后控制器根据检测的重量信息控制电机带动活动开闭门开闭,以此控制梯形泥斗的出料量;根据污泥干化机的干化效率,调节挤出成型装置的轴间距以及叶片间距,以此控制挤出成型装置的挤出量,进而控制进入污泥干化机的污泥量,最终让梯形泥斗内的污泥量保持在叠螺机每小时产泥量与干化机每小时处理量的差值的±10%以内,使得叠螺机和污泥干化机的生产节拍同步,联用效率达到最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兵工重庆环境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西南兵工重庆环境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075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