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手动轮椅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08501.0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8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思舟;刘鹏;赵振博;贾士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护适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5/00 | 分类号: | A61G5/00;A61G5/08;A61G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手动 轮椅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分体式手动轮椅模组,具体涉及轮椅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座和第一连接杆,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坐垫,所述支撑座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靠垫,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扶杆,所述扶杆的外部套接有防滑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螺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支撑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固定杆、刹车轮和万向轮,因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能,刹车轮与万向轮的轮距较大,使得轮椅底座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椅技术领域,具体为分体式手动轮椅模组。
背景技术
轮椅是一种可以帮助行走的工具,一半多用于残疾人员、伤员等无法自主行走的人们,轮椅不仅满足了代步需求,更加帮助了照顾病患时的便捷,现有的轮椅仍然有些问题没有解决,因此我们需要对一种分体式手动轮椅模组进行改进。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传统的分体式手动轮椅模组体型偏大,在搬运时比较费力,使用起来极为不便;
(2)传统的分体式手动轮椅模组承载力较低,容易导致发生变形等问题;
(3)传统的分体式手动轮椅模组结构不够稳定,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分体式手动轮椅模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结构不够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分体式手动轮椅模组,包括支撑座和第一连接杆,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坐垫,所述支撑座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靠垫,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扶杆,所述扶杆的外部套接有防滑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一连接杆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扶手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手刹,所述手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活动铰接有活动条,所述活动条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支撑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顶端与支撑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刹车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连接座之间固定连接有辅助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底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槽,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
优选的,所述弹簧设置有两组,所述弹簧的弹性系数相同,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设置有两组,所述固定槽与固定螺栓之间构成拆卸安装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之间呈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刹车轮的内径大于万向轮的内径,所述刹车轮为12寸,所述万向轮为5寸。
优选的,所述活动条底端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径小于卡槽的内径,所述卡槽与第二连接杆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分体式手动轮椅模组不仅实现了体型轻便,实现了承载力的增高,而且实现了结构更具有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护适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护适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085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