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上光伏电站漂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10677.X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84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毛艳;黄生霞;胡小坚;李忠齐;胡顺利;秦红刚;葛品;任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H02S20/3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电站 漂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上光伏电站漂浮结构,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上连接多根竖管,竖管上设有可上下调节的浮力结构,竖管下端连接有套管,套管侧壁上贯通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上穿设连架杆,相邻两个竖管之间经连架杆连接;本实用新型漂浮高度和漂浮浮力可调,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光伏电站漂浮结构。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便能克服金属内部引力做功,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硅原子有4个外层电子,如果在纯硅中掺入有5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磷原子,就成为N型半导体;若在纯硅中掺入有3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硼原子,形成P型半导体。当P型和N型结合在一起时,接触面就会形成电势差,成为太阳能电池。当太阳光照射到P-N结后,空穴由N极区往P极区移动,电子由P极区向N极区移动,形成电流。
由于近海海面较为宽阔,并且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较高,可以针对海面光伏发电,研究一种海上光伏电站漂浮结构,该漂浮结构具有结构稳定,漂浮高度可调,浮力可调的优点,可以适应海上的工作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光伏电站漂浮结构,本实用新型漂浮高度和漂浮浮力可调,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便捷。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上光伏电站漂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上连接多根竖管,竖管上设有可上下调节的浮力结构,竖管下端连接有套管,套管侧壁上贯通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上穿设连架杆,相邻两个竖管之间经连架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竖管的顶部设有竖管法兰盘,竖管法兰盘上方连接框架法兰盘,框架法兰盘经钢架连接框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浮力结构包括套设在竖管上的可上下活动的夹板,夹板之间形成夹口,夹口内设置浮力板。
进一步的:所述竖管与法兰盘之间焊接有多块肋板。
进一步的:所述竖管底部固定有延长管,延长管上设有配重板,延长管的底部螺纹连接限位套。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侧壁上贯通设置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之间呈空间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两个框架结构的连架杆之间经连接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结构的两侧对称设有凹部,在凹部内经连接轴套设有浮桶,连接轴的两端均与框架结构相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浮力板为泡沫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漂浮高度和漂浮浮力可调,负责提供浮力的浮力板位于两块夹板之间,浮力板的设置数量可以根据所承载设备的重量来合理选择,并且浮力板的设置高度也可以进行调节,满足了框架结构支撑高度的调节需求;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光伏组件时,可在框架结构内焊接钢架来进行安装,安装便捷,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竖管的主视图;
图3为漂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框架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106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触型眼科护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冷冻瘦身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