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管硬密封装配螺母的减磨油涂覆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11564.1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83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肖松;程水良;杨培杰;叶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威克迈龙川汽车发动机零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02 | 分类号: | B05C1/02;B05C11/10;B05C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朱九皋 |
地址: | 2011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管 密封 装配 螺母 减磨油涂覆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油管硬密封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油管硬密封装配螺母的减磨油涂覆工装,包括用于固定油管的油管定位装置、用于向且只向所述油管一端的螺母上涂覆减磨油的减磨油涂覆装置和向所述减磨油涂覆装置提供减磨油的滴油装置;所述油管定位装置和所述减磨油涂覆装置安装在底板上。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却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的方法保持螺母清洁,避免硬密封区域油脂污染,还在涂覆减磨油的过程中完成了螺纹质量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油管硬密封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油管硬密封装配螺母的减磨油涂覆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油管的主要作用是连接高压油泵与油轨,将油泵泵入的汽油\柴油输送至油轨内。鉴于现代发动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高,因此油管与油泵以及油轨的连接处必然需要硬密封来确保无泄漏功能。这两处的硬密封是需要通过施加一定量的扭矩使材料产生弹性形变与部分塑性形变来实现的。这个扭矩通常需要根据油管、油泵接头以及油轨接头的材料与设计进行特殊的工艺研究才能得出。从OEM作业效率与产品安全性的角度考虑,这个扭矩一旦确定就不会随意进行调整。
螺母是油管与油泵、油轨进行连接并实现硬密封的关键零件,也是在加工工艺上最容易出现微观变差的零件。当螺母在加工过程中出现轻微变差时,此时的宏观尺寸(如螺距等)检测仍然合格,但其动态摩擦系数却可能产生很大的变化。使用这种变差螺母的后果是施加扭矩后有效密封的轴向力会产生变差,从而导致有泄漏的风险。
目前常用减磨油涂覆工艺有两种。一种是:螺母在装配前进行浸油、干燥,其缺陷是在油管生产过程中油脂容易被清洗掉或者吸附细小颗粒物影响清洁度。另一种是:油管生产完成后将螺母与球头整体浸油、干燥,其缺陷是油脂同样附着在硬密封装配面上,因油脂的存在容易形成“假密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管硬密封装配螺母的减磨油涂覆工装,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它既规避了清洁度变差与“假密封”问题,又能有效的包容螺母螺纹加工的变差降低摩擦系数提高硬密封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油管硬密封装配螺母的减磨油涂覆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油管的油管定位装置、用于向且只向所述油管一端的螺母上涂覆减磨油的减磨油涂覆装置和向所述减磨油涂覆装置提供减磨油的滴油装置;所述油管定位装置和所述减磨油涂覆装置安装在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油管定位装置包含管身固定装置和螺母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油管管身的所述管身固定装置和用于固定所述螺母的所述螺母固定装置均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管身固定装置为一个或者多个油管弹簧压块;所述油管弹簧压块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装并压在固定轴上,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压在油管压块上,使得所述油管压块由上向下将所述油管压紧在所述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螺母固定装置包含螺母压块、螺母定位块和夹具;所述螺母定位块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在所述螺母定位块的上表面形成一个与所述螺母配合的缺口;所述螺母压块和所述夹具连接,在所述螺母压块下表面形成一个与所述螺母配合的缺口;当所述夹具动作时,所述螺母压块与所述螺母定位块贴合,紧贴并固定所述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是快速夹具,包含手柄、传动杠杆;所述传动杠杆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螺母压块连接;所述手柄通过所述传动杠杆,带动所述螺母压块上下运动,压紧或者释放所述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减磨油涂覆装置包含手轮、传动螺杆、螺纹涂头和螺纹座;所述传动螺杆穿过所述螺纹座,被所述螺纹座限制径向移动;所述螺纹座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螺纹涂头具有与所述螺母匹配的螺纹副,通过防转销和螺距缓冲弹簧,与所述传动螺杆的前端连接;所述手轮与所述传动螺杆的后端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底板下方,还安装有支撑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威克迈龙川汽车发动机零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威克迈龙川汽车发动机零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115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