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波雷达收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12193.9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1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靳会蕊;李勇利;王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科北方电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28 | 分类号: | G01S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雷达 收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波雷达收发系统,属于雷达技术领域。该收发系统包括了发射链路、接收链路、基准源链路、去斜链路和供电监控链路;接收链路采用了去斜下变频及基带解调的接收方法,有效抑制收发近端泄露干扰。发射链路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滤波和放大处理,调制本阵由内部基准源链路提供。基准源链路为收发链路提供本阵信号和为数字提供多路时钟信号。本实用新型集成发射链路、接收链路和基准源链路为一体,功能齐全,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复制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雷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被雷达收发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小型无人机的发展,低空飞行、作用距离近的机载雷达受到了广泛地关注。为了满足搭载平台的要求,需要雷达在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系统的高度集成化、小型化、轻量化、低功耗,可灵活搭载于各种平台。连续波雷达的重量轻、体积小、功耗低,但连续波雷达接收发射天线是同时工作的而且两个天线相隔很近,发射信号对接收通道的“泄露”比较严重,收发隔离问题一直是限制连续波雷达应用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由于连续波雷达接收发射天线是同时工作的而且两个天线相隔很近,发射信号对接收通道的“泄露”比较严重。首先,强泄露信号会使放大器饱和,甚至使混频器和低噪放饱和。其次,发射机噪声泄露到接收机将引起接收机灵敏度下降。第三,由于泄露现象的存在,会引起虚假多普勒信号产生。
传统的雷达一直以脉冲体制雷达为主,其原因是在收发共用天线的单站雷达中,虽然脉冲雷达可以采用收发开关,在时域上能方便的实现发射脉冲和接收脉冲的隔离,但是脉冲雷达其设备复杂、体积大、重量重、对载荷平台要求高等缺陷日益突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系统尺寸大、重量重和集成度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尺寸小、重量轻、高集成的雷达收发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波雷达收发系统,括信号收发链路和供电监控链路,所述信号收发链路包括发射链路、基准源链路、去斜链路、接收链路,基准源链路分别与发射链路、去斜链路和接收链路连接,去斜链路还和接收链路连接,所述供电监控链路为信号收发链路供电。
进一步,所述发射链路包括第一发射链路基带输入SMA接口、第二发射链路基带输入SMA接口、发射链路输出SMA接口、第一基带低通滤波器、第二基带低通滤波器、第一视频放大器、第二视频放大器、IQ调制器、第一带通滤波器、第一射频放大器和第二带通滤波器;
第一基带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与第一发射链路基带输入SMA接口连接,第一基带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视频放大器与IQ调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基带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与第二发射链路基带输入SMA接口连接,第二基带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视频放大器与IQ调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IQ调制器的第三输入端与基准源链路连接,IQ调制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带通滤波器、第一射频放大器与第二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与发射链路输出SMA接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基准源链路包括恒温晶振、第一放大器、第一SRD倍频器、微带滤波器、第二射频放大器、第一功分器、第一声表滤波器、第二放大器、第二功分器、第三放大器、第四放大器、第二声表滤波器、第二SRD倍频器、第五放大器、第三功分器、9.6GHz本阵输出接口、1.6GHz下变频本阵输出接口、 AD时钟输出接口、DA时钟输出接口、接收解调本阵输出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科北方电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国科北方电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121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噪式新风净化机
- 下一篇:一种陶瓷真空灭弧室底涂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