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胀胎的活顶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13768.9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1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毛晓华;陈世东;盛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合力叉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3/04 | 分类号: | B23B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5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胀胎 顶针 | ||
一种带胀胎的活顶针,是由锥柄体、平面轴承、滚珠轴承、隔套、顶针套、胀胎、挡板和轴用弹性挡圈组成,其特征是,平面轴承、滚珠轴承、隔套和滚珠轴承,依次装在锥柄体上,用轴用弹性挡圈限位;套上顶针套和胀胎,装上挡板,用螺钉锁定;所述顶针套外锥与轴承同轴;所述胀胎有均匀分布的槽;装工件时,胀胎平面与管子端面接触后顶针继续前移,在锥面的作用下,胀胎外径增大,胀紧内孔;顶紧工件时,胀套向右移动,直径增大,胀紧管材内孔,确保工艺基准与内孔同轴。反之,胀套向左移动,胀套直径减少,可卸下管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到管类零件车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车削管类零件时,大多顶住内孔与平面的交线车工艺基准,由于端面与孔不垂直,所以工艺基准与孔同心度误差较大,增加了镗孔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发明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用性好的顶针。
一种带胀胎的活顶针,是由锥柄体、平面轴承、滚珠轴承、隔套、顶针套、胀胎、挡板和轴用弹性挡圈组成,其特征是,平面轴承、滚珠轴承、隔套和滚珠轴承,依次装在锥柄体上,用轴用弹性挡圈限位;套上顶针套和胀胎,装上挡板,用螺钉锁定;所述顶针套外锥与轴承同轴;所述胀胎有均匀分布的槽;装工件时,胀胎平面与管子端面接触后顶针继续前移,在锥面的作用下,胀胎外径增大,胀紧内孔。
附图说明
图1是车削钢管时的示意图
图中,三爪卡盘1,工件2,活顶针3;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胀胎的活顶针结构图,图中,锥柄体3-1,平面轴承3-2,滚珠轴承3-3,隔套3-4,顶针套3-5右端有外锥,端部有螺孔;胀胎3-6,挡板3-7,轴用弹性挡圈3-8;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胀胎3-6的示意图
图中,左面是主视图,右面为侧视图,A和B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带胀胎的活顶针,是由锥柄体、平面轴承、滚珠轴承、隔套、顶针套、胀胎、挡板和轴用弹性挡圈组成,其特征是,平面轴承、滚珠轴承、隔套和滚珠轴承,依次装在锥柄体上,用轴用弹性挡圈限位;套上顶针套和胀胎,装上挡板,用螺钉锁定;所述顶针套外锥与轴承同轴;所述胀胎有均匀分布的槽;装工件时,胀胎平面与管子端面接触后顶针继续前移,在锥面的作用下,胀胎外径增大,胀紧内孔。
顶紧工件时,胀套向右移动,直径增大,胀紧管材内孔,确保工艺基准与内孔同轴。反之,胀套向左移动,胀套直径减少,可卸下管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合力叉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合力叉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137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锲入式陶瓷岩板茶桌
- 下一篇:图像传感器和成像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