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腔内感染液细菌取样接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13921.8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9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鸿;张俊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泰县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兰州嘉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2 | 代理人: | 郭海 |
地址: | 730400 甘肃省白***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腔 感染 细菌 取样 接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腔内感染液细菌取样接种装置,包括泵体、三通阀体、收集器和点样器,所述泵体的进液管与吸取装置连接,泵体的出液管与三通阀体连接,三通阀体的伸出管分别与收集器和点样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泵体的流速、流量等变量,精确控制体腔内感染液细菌的取样量,设计吸取装置,如吸液管或吸痰器对人体深部组织感染灶进行采样,尽可能全面地对感染灶进行取样;设计三通阀体、收集器和点样器,根据取样或点样的需要控制三通阀体的开闭,从而达到取样、收集或取样、点样过程直接完成的目的,极大的降低了在采集、转运和培养过程中样本暴露在空气中的几率,或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样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腔内感染液细菌取样接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体腔内感染液细菌取样主要采用长棉签进行蘸取,或者使用注射器手动抽吸,或者采用刮匙直接从感染灶刮取,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上述方法的样本采集不完全,容易发生漏采从而造成误检;在采集、转运和培养过程中还易发生二次污染,从而影响检验结果;且目前接种的方法主要为手工接种,难以精确定量,导致菌斑面积差别过大,菌斑生长变量难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腔内感染液细菌取样接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体腔内感染液细菌取样接种装置,包括泵体、三通阀体、收集器和点样器,所述泵体的进液管与吸取装置连接,泵体的出液管与三通阀体连接,三通阀体的伸出管分别与收集器和点样器连接。
所述收集器为软囊状,收集器的管壁上设置进液软管与伸出管连接,收集器的外表面设置刻度。
所述收集器为透明塑料材质。
所述收集器的一端设置出液口,出液口上设置塞体。
所述点样器为端部开口的管状结构。
所述进液软管和点样器的外壁上均设置与伸出管配合的螺纹。
所述三通阀体为具有开关调节阀的三通水阀体。
所述泵体为可调速定时定量微型蠕动泵。
所述吸取装置为吸液管或吸痰器。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泵体利用负压原理采样,通过控制泵体的流速、流量等变量,精确控制体腔内感染液细菌的取样量,设计吸取装置,如吸液管或吸痰器对人体深部组织感染灶进行采样,尽可能全面地对感染灶进行取样;设计三通阀体、收集器和点样器,根据取样或点样的需要控制三通阀体的开闭,从而达到取样、收集或取样、点样过程直接完成的目的,极大的降低了在采集、转运和培养过程中样本暴露在空气中的几率,或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泵体;2、三通阀体;3、收集器;4、点样器;5、进液管;6、吸取装置;7、出液管;8、伸出管;9、进液软管;10、刻度;11、出液口;12、塞体;13、开关调节阀;14、旋钮;15、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体腔内感染液细菌取样接种装置,包括泵体1、三通阀体2、收集器3和点样器4,所述泵体1的进液管5与吸取装置6连接,泵体1的出液管7与三通阀体2连接,三通阀体2的伸出管8分别与收集器3和点样器4连接。
所述收集器3为软囊状,收集器3的管壁上设置进液软管9与伸出管8连接,收集器3的外表面设置刻度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泰县中医医院,未经景泰县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139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脊柱侧凸测量尺
- 下一篇:一种中频炉烟尘跟踪捕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