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16834.8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89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毛小满;吴良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小满;吴良发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11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脑外科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体和透明软管,所述吸引管本体的一端与吸引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透明软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透明软管的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根软质骨架条,并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防止所述透明软管内壁贴合的弹性支撑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其采用分体设计,方便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
背景技术
吸引管是临床常用的医疗器械。对于脑外科手术,手术视野是否清晰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因为人脑部的神经血管和组织比较复杂。脑吸引管目前常用有透明吸引管和金属吸引管两种,透明吸引管虽然能弯曲,但不能定型,常作外引流用,因而颅内操作的大多是金属吸引管,但其弯曲能力差,且头端不透明,而人脑有的组织像豆腐脑状十分柔嫩脆弱,在脑内操作时容易误吸正常脑组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其采用分体设计,方便更换。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体和透明软管,所述吸引管本体的一端与吸引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透明软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透明软管的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根软质骨架条,并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防止所述透明软管内壁贴合的弹性支撑环。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中,所述弹性支撑环为弹性开口环。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中,所述骨架条为软质金属条。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中,所述透明软管的侧壁上靠近其另一端开口处设有侧孔,所述透明软管的另一端开口处可拆卸的设有软塞。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中,所述吸引管本体的另一端同轴设有半径小于其的定位管,所述定位管嵌设在所述透明软管的一端开口内,并通过套设在所述透明软管上的卡箍与所述透明软管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成本低,只需要将吸引管本体和透明软管连接即可;
2、透明软管的可任意弯曲,并在透明软管内间隔设有多个弹性支撑环,可防止透明软管的管壁塌陷;
3、使用方便,吸引管本体方便握持,头端可视,减少副损伤。
4、吸引管本体和透明软管分体设计,方便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引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引管本体和透明软管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小满;吴良发,未经毛小满;吴良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168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头锁紧提升装置
- 下一篇:屏蔽罩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