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约束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16933.6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6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顾艳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培训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束带 | ||
约束带,包括条形带和护带,所述护带包括固定部和调节部,所述固定部为固定设置于所述条形带上的部分,所述调节部为所述固定部的延伸且和所述条形带未连接,于所述调节部中设置开口,所述开口用于穿设与所述开口方位相反一端的所述条形带和护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操作,有效减少约束耗时,易于调节约束的松紧度,确保血液循环通畅,避免皮肤受损,提高患者舒适度的约束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对患者进行护理约束的约束带。
背景技术
由于精神科疾病的特殊性,精神科患者受到精神症状的支配通常会伴有自杀自伤、冲动、毁物等行为,不但会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会对自身及他人的安全造成威胁。保护性约束是精神科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限制患者的异常行为,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往传统的保护性约束工具以布带式约束带为主,虽然制作较为简单,但存在以下几点缺陷:通过打结的方式进行约束,导致约束耗时长,特别是遇到患者情绪激动时,难以进行约束固定的操作,在出现约束过紧时,由于患者的不配合,约束后难以再次调整松紧,容易导致患者局部血液循环不畅。
因此,针对以上缺陷,需要对现有的约束带进行改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操作,有效减少约束耗时,易于调节约束的松紧度,确保血液循环通畅,避免皮肤受损,提高患者舒适度的约束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约束带,包括条形带和护带,所述护带包括固定部和调节部,所述固定部为固定设置于所述条形带一侧的部分,所述调节部为所述固定部的延伸且和所述条形带未连接,于所述调节部中设置开口,所述开口用于穿设与所述开口方位相反一端的所述条形带和护带;
相应的,所述护带内部设置有软性填充物;
相应的,于所述固定部背向所述条形带的一侧设置第一粘接结构,于所述调节部朝向所述条形带的一侧设置第二粘接结构,且所述第一粘接结构和所述第二粘接结构沿着所述护带长度方向对应设置;
相应的,所述第一粘接结构为魔术贴的毛面或勾面,所述第二粘接结构为魔术贴的勾面或毛面;
相应的,所述护带的宽度大于所述条形带的宽度,通过增大护带的宽度减少护带绑紧时对皮肤的压强,提高约束时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护带上设置用于穿设条形带的开口,可以直接通过套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约束,解决了采用绑定的方式增加约束耗时和难度的问题;
2)通过设置较宽和柔软的护带,使得对患者约束后更为舒适,不影响血液的循环;
3)护带由固定部和调节部组成,并于固定部和调节部上设置对应的粘接结构,使其包裹时不易轻易移动和发生松动脱落的情况,进一步提高约束效果;
4)通过固定部实现在条形带上设置护带,使得护带和条形带上存在较大的重合部分,在保证使用护带提高舒适度的同时增强了条形带和护带间的连接紧密性,提高了约束带的强度,此外,还可以通过调节部适应不同腕部尺寸的患者,提高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约束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条形带;2、固定部;3、调节部;4、第一粘接结构;5、第二粘接结构;6、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培训中心),未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培训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16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钻机顶杆穿线保护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皮肤科用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