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变电站接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17903.7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0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韩湘;张自立;陈星星;付非凡;杨广明;朱柯;彭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朱晓娟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变电站 接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接线盒,包括:接线盒本体、光纤接口和稳定板;光纤接口设置于接线盒本体;光纤接口朝向接线盒本体内部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光纤;稳定板与接线盒本体内侧侧壁固定连接;连接光纤与光纤接口连接端相对的一端贯穿稳定板后由接线盒本体顶部延伸出接线盒本体。通过在接线盒本体内壁上固定设置稳定板,提高了接线盒本体内部连接光纤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频繁插拔光纤而造成的震动影响光纤接口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了接线盒光线接口处的光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提升了接线盒的信号传输性能,并延长了光纤接口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变电站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接线盒。
背景技术
智能变电站系统分为3层: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智能变电站系统在常规变电站的基础上增加过程层,过程层包含由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构成的智能设备、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完成变电站电能分配、变换、传输及其测量、控制、保护、计量、状态监测等相关功能。
在智能变电站的厂内调试过程中需要用电源线、光纤、网线等连接线,尤其是过程层与间隔层之间、过程层与过程层之间的信号传递,需要用大量光纤做连接测试,而在厂内调试过程中过程层设备基本是以单装置形式存在,在导致调试过程中,接线现场混乱、整理工作量大、接线标识混乱、接线调整麻烦、影响调试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接线盒,通过在接线盒本体内壁上固定设置稳定板,提高了接线盒本体内部连接光纤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频繁插拔光纤而造成的震动影响光纤接口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了接线盒光线接口处的光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提升了接线盒的信号传输性能,并延长了光纤接口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变电站接线盒,包括:接线盒本体、光纤接口和稳定板;
所述光纤接口设置于所述接线盒本体;
所述光纤接口朝向所述接线盒本体内部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光纤;
所述稳定板与所述接线盒本体内侧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光纤与所述光纤接口连接端相对的一端贯穿所述稳定板后由所述接线盒本体顶部延伸出所述接线盒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盒本体包括有预设倾斜角度的光纤连接板;
所述光纤连接板分别与所述接线盒本体的底部和所述任意一个侧壁连接;
所述光纤接口位于所述光纤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智能变电站接线盒还包括:电源接口和/或网络接口;
所述电源接口和网络接口设置于与所述光纤连接板相邻的所述接线盒本体侧壁上;
所述电源接口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网络接口连接有网线;
所述电源线和所述网线由所述接线盒本体顶部延伸出所述接线盒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盒本体顶部设有坦克链连接块,所述坦克链连接块固设有分隔板;
所述分隔板设有若干个限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的内径与所述连接光纤的直径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的限位孔包括:若干个第一限位孔和若干个第二限位孔;
所述若干个第一限位孔位于所述分隔板的一端;
所述若干个第二限位孔位于所述分隔板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光纤和所述网线分别贯穿所述若干个第一限位孔;
所述电源线贯穿所述若干个第二限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179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肿瘤基因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拉链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