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式风力发电机组的冷却和通风换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18226.0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6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帅;侯承宇;董晔弘;仵文松;刘涛;周昊;周舒旎;蒋运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3/25 | 分类号: | F03D13/25;F03D80/60;F24F1/58;F24F7/06;F24F5/00;H05K7/20;H01F27/08;H01F27/16;B63B35/44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安莉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发电 机组 冷却 通风 换气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式风力发电机组的冷却和通风换气系统,包括:空气冷却器,设在浮式风力发电机组的漂浮式基础的外壁,位于水面以上;进风管,设在所述漂浮式基础的外壁,位于水面以上,用于将外界空气引入漂浮式基础内部;导风管,设在漂浮式基础的内部,导风管的上端口与空气冷却器连通,下端口位于水面以下;管路,依次与待冷却部件、水泵和空气冷却器串联,形成供冷却液流通的环路;及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空气冷却器、水泵电连接,用于控制空气冷却器、水泵的开、关。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浮式风力发电机组传统的冷却系统和通风换气设备是两套独立装置,制造成本高,冷却系统在高温环境条件下冷却效果不够好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式风力发电机组的冷却和通风换气系统。
背景技术
在海上风电场的建设中,当水深大于60米时,相比固定式基础的风力发电机组,漂浮式基础的风力发电机组其技术经济指标会大幅提升,不受水深限制且能够简化风力发电机组的吊装,因此浮式风力发电机组已成为60米水深以上的海上风电场建设的必然趋势。
目前浮式风力发电机组的冷却系统基本是直接借用固定式基础的冷却系统,使用空气-水冷却系统对变压器、变流器进行散热降温。该系统将变压器、变流器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液带出,将高温冷却液输送至设在塔筒外的空气冷却器,空气冷却器利用风扇强制吸入外部温度较低的空气流经散热器,对高温冷却液进行冷却,再将冷却后的冷却液输送流回变压器、变流器进行循环。这种冷却系统主要依靠和外界环境空气的热交换实现对冷却液的冷却,因此环境温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该冷却系统的冷却性能,在高温环境条件下冷却效果不够好。对于有着相同散热功率需求的浮式风力发电机组,如果在高温环境下,例如我国南海海域,则需要采用散热能力更大的空气冷却器才能达到预设的冷却效果,这就会增加浮式风力发电机组的制造成本。
同时,由于漂浮式基础体积较大,且部分内部舱室长期处于水面以下,漂浮式基础内部空间自然通风换气效果差,因此需要给浮式风力发电机组加装专用的通风换气设备,为进入漂浮式基础内部进行维护的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空气,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因为通风换气是对流散热的一种形式,所以这种通风换气设备,对浮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关联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式风力发电机组的冷却和通风换气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浮式风力发电机组传统的冷却系统和通风换气设备是两套独立装置,制造成本高,冷却系统在高温环境条件下冷却效果不够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式风力发电机组的冷却和通风换气系统;
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包括:空气冷却器,设在浮式风力发电机组的漂浮式基础的外壁,位于水面以上;
进风管,设在漂浮式基础的外壁,位于水面以上,用于将外界空气引入漂浮式基础内部;
导风管,设在漂浮式基础的内部,导风管的上端口与空气冷却器连通,下端口位于水面以下;
管路,依次与待冷却部件、水泵和空气冷却器串联,形成供冷却液流通的环路;及
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空气冷却器、水泵电连接,用于控制空气冷却器、水泵的开、关。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水泵、待冷却部件和控制器设在浮式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内部。
结合第一种或第二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实现方式中,待冷却部件包括变压器和变流器。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实现方式中,导风管安装于漂浮式基础的顶部平台下方。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实现方式中,进风管设在漂浮式基础的侧壁顶部,进风管连接进风口的一端弯曲向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182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