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18845.X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6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吕玲;谢燕梅;黄琳;黄幸媛;唐艳叶;黄兰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南宁图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7 | 代理人: | 陈剑锋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肠装置,包括肛管和止流件,所述肛管用于插入直肠内,所述止流件用于插在肛门上以防止直肠内的液体向外泄露;所述止流件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肛管上;沿所述肛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所述止流件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动密封,所述肛管穿过所述动密封且与之滑动密封连接。该灌肠装置具有测量功能,同时,还能有效地避免在直肠给药的过程出现药液向外泄露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肠装置。
背景技术
直肠给药又称药物保留灌肠,是临床上常规的给药方式之一。在进行直肠给药时,医护人员会将软管插入到直肠内,通过软管将药物注入到直肠内。
为使药物可以充分吸收,软管一般要插入直肠内部10cm左右,而为了避免造成不适感,医护人员会采用小外径的软管。但由于软管的外径较小,所以,在注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药液沿软管的外壁向外泄露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灌肠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直肠给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药液泄露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肠装置,包括肛管和止流件,所述肛管用于插入直肠内,所述止流件用于插在肛门上以防止直肠内的液体向外泄露;
所述止流件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肛管上;
沿所述肛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
所述止流件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动密封,所述肛管穿过所述动密封且与之滑动密封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肛管的出液端的外表面为球面的一部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肛管为软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流件为旋转体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流件包括直管部和圆台部,所述直管部设置于所述圆台部的顶面上,其中,所述圆台部的顶面的横截面面积小于自身底面的横截面面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管部与所述圆台部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流件的内部设置有安装通孔;
所述动密封设置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肛管插入所述安装通孔并穿过所述动密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通孔包括锥孔段,所述锥孔段用于限制所述动密封的活动范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密封包括横截面呈圆环形的主体,所述主体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密封圈,其中,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肛管滑动密封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的内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密封圈嵌入所述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灌肠装置,包括肛管和止流件。其中,肛管上设置有刻度,由此方便医护人员控制肛管插入直肠的深度。
在进行直肠给药过程中,可以将止流件插在肛门上用以防止直肠内的药液向外泄露。由于止流件与肛管之间可相对滑动,所以通过设置动密封可以提高密封性,避免药液从止流件与肛管之间的缝隙处泄露。
该灌肠装置具有测量功能,同时,还能有效地避免在直肠给药的过程出现药液向外泄露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188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景区售票处导流护栏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园林工具的锂电池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