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铸VGC接线端子坯体用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18975.3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02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钱文龙;杨旭东;肖雪林;范跃;钱全明;余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普锐赛司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助之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8 | 代理人: | 王丽影 |
地址: | 20151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 vgc 接线 端子 体用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铸形成VGC接线端子坯体用的模具。为提高VGC接线端子坯体的生产合格率,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铸VGC接线端子坯体用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对接扣合的定模板和动模板,所述定模板的定接面上设置有主流道、定模槽和浇道,所述浇道连通所述主流道和所述定模槽,且所述浇道与所述定模槽连接处的进浇口的宽度W的取值范围为:S≤W<L,其中,S为所述VGC接线端子坯体的底部的内深,L为所述VGC接线端子坯体的底部的外部长度;所述动模板的动接面上设置有动模槽,且所述动模槽与所述定模槽扣合形成模槽。采用本实用新型压铸VGC接线端子坯体用的模具完成VGC接线端子坯体的压铸时,生产合格率达到83%,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铸形成VGC接线端子坯体用的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VGC接线端子坯体01是医用呼吸机上通氧气用的接线端子的坯体,气密性要求及防尘要求非常高。
目前,VGC接线端子坯体01是利用如图2所示的常规模具02将A356铝合金熔液快速压铸形成时,存在如下问题:
1、A356铝合金材料熔融成铸造用铝液时温度需达到700℃,而图2所示的常规模具02的压铸温度仅为660℃,导致铸造用铝液流动性差,容易粘在模具上,进而导致快速压铸无法正常生产,且VGC接线端子坯体01的生产合格率仅为32%;
2、采用图2所示的常规模具02压铸形成VGC接线端子坯体01时,压铸形成的VGC接线端子坯体01在常规模具02中时朝向浇道021的进料面011经常出现缩孔现象,进而导致压铸形成VGC接线端子坯体01的密度不达标,进而导致后续经过车铣加工和喷涂处理得到的VGC接线端子中因存在气孔而不合格;
3、如图2所示的常规模具02中,浇道021的靠近模槽022的两个进浇口0211面积约为120mm2,面积较小,导致A356铝合金熔融形成的铸造用铝液的在浇道021中的流速缓慢,且铸造用铝液从熔炉到达模槽022的过程中温度下降约有80℃,导致铸造用铝液在模槽022中易出现局部填充不良的问题,进而导致压铸形成的VGC接线端子坯体01不合格;
4、如图2所示的常规模具02中,铸造用铝液经浇道021流入到模槽022中时,无法将浇道021中的空气完全排出,故浇道021中易存在空隙卷气,导致注入的铸造用铝液无法充满浇道,甚至无法充满模槽022,导致压铸形成的VGC接线端子坯体01不合格;
5、在如图所示的常规模具02快速填充铸造用铝液以压铸形成VGC接线端子坯体01时,由于铸造用铝液温度过高,而导致压铸形成的VGC接线端子坯体01易拉伤;铸造用铝液在压铸过程中的凝固时间较长,导致压铸形成的VGC接线端子坯体01中较厚的部位易出现热节,进而影响加工形成的VGC接线端子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提高VGC接线端子坯体的生产合格率,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铸VGC接线端子坯体用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对接扣合的定模板和动模板,所述定模板的定接面上设置有主流道、定模槽和浇道,所述浇道连通所述主流道和所述定模槽,且所述浇道与所述定模槽连接处的进浇口的宽度W的取值范围为:S≤W<L,其中,S为所述VGC接线端子坯体的底部的内深,L为所述VGC接线端子坯体的底部的外部长度;所述动模板的动接面上设置有动模槽,且所述动模槽与所述定模槽扣合形成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普锐赛司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普锐赛司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189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