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已投产垃圾填埋场改造雨污分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20215.6 | 申请日: | 2020-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2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江大水;肖光婷;陶俊波;罗文姬;徐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城建胜义(深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2;E03F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7 | 代理人: | 梁超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产 垃圾 填埋场 改造 分流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已投产垃圾填埋场改造雨污分流系统,包括基础层和集水管,所述基础层上侧是填埋场,且填埋场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水堤和第二挡水堤,同时填埋场内部是垃圾层,并且垃圾层上侧分别安装有右雨水接收装置和左雨水接收装置,填埋场内部设置有地下水导流层,且地下水导流层底部开设有凹槽,同时凹槽内部安装有地下水收集管,并且地下水导流层上侧铺设有防渗层,防渗层上侧是渗滤液导流层,且渗滤液导流层上侧铺设有渗滤板;所述集水管固定连接在接收盘的下侧。该已投产垃圾填埋场改造雨污分流系统,渗滤液导流层与地下水导流层之间通过防渗层和压密黏土层进行隔离开,完成雨水与污水渗滤液的分流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填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已投产垃圾填埋场改造雨污分流系统。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填埋场雨污分流目的在于减少垃圾渗滤液产生量,降低填埋场运行费用,保证填埋场稳定运行,生活垃圾填埋场雨污分流系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库区外环场雨水导排,通过环场排洪渠来实现;二是库区内雨水收集导排,通过库区雨污分流系统来实现;就目前国内大多数垃圾填埋场运行现状,填埋场库区外环场雨污分流较为明显,而库区内的雨污分流效果并不明显,并且山谷型垃圾填埋库区汇水面积过大,造成垃圾渗滤液生成量过大,填埋场建设费用及运行成本过高;为解决上述中存在的缺陷,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CN201820612898.1)一种卫生垃圾填埋场雨污分流装置,文中提出“将雨水导入雨水导排管进入地下水导排盲沟,按照渗滤液导排原理将雨水倒排至库区外,实现在垃圾填埋场运行过程中的雨水导排,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雨水导排管最终不用后用盲板或混凝土直接封死;”雨水导排管的上端部尺寸较小,只有少量的雨水通过雨水导排管进入到地下水导流层内部,大部分的雨水与垃圾层混合,分流效果不理想。
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缺点,从而提出一种已投产垃圾填埋场改造雨污分流系统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缺陷,提供一种已投产垃圾填埋场改造雨污分流系统。所述右雨水接收装置、左雨水接收装置、渗滤液导流层与地下水导流层具有渗滤液导流层与地下水导流层之间通过防渗层和压密黏土层进行隔离开,完成雨水与污水渗滤液的分流工作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已投产垃圾填埋场改造雨污分流系统,包括基础层和集水管,所述基础层上侧是填埋场,且填埋场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水堤和第二挡水堤,同时填埋场内部是垃圾层,并且垃圾层上侧分别安装有右雨水接收装置和左雨水接收装置,填埋场内部设置有地下水导流层,且地下水导流层底部开设有凹槽,同时凹槽内部安装有地下水收集管,并且地下水导流层上侧铺设有防渗层,防渗层上侧是渗滤液导流层,且渗滤液导流层上侧铺设有渗滤板;
所述集水管固定连接在接收盘的下侧,且集水管底部与连通管固定连接,同时连通管的下端部设置在地下水导流层内部。
优选的,所述填埋场通过第一挡水堤、第二挡水堤分隔成三组区域,且三组区域从右至左分别为第一填埋区、第二填埋区和第三填埋区,第一填埋区、第二填埋区和第三填埋区内部均设置有两组右雨水接收装置和左雨水接收装置。
优选的,所述右雨水接收装置与左雨水接收装置的结构和尺寸一致,且右雨水接收装置的长度等于第三填埋区长度的五分之四。
优选的,所述右雨水接收装置与左雨水接收装置均是由接收盘、集水管和连通管三部分组成。
优选的,所述集水管是由金属材质做成的其剖面为梯形的结构,且集水管的下端与总管之间通过四组连通管相连接,总管的右端延伸至凹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连通管的下端依次穿过垃圾层、渗滤液导流层、地下水导流层设置,且连通管通过其两侧的固定架固定在第三填埋区内部。
优选的,所述地下水收集管在地下水导流层内部设置为两组,且两组地下水收集管分别与右雨水接收装置、左雨水接收装置底部的连通管连通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城建胜义(深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城建胜义(深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20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制焊锡条的制作装置
- 下一篇:一种植针机用自动加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