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雕型微孔岩吸隔声屏障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21314.6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71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苗恒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苗恒闻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白玉娜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雕 微孔 岩吸隔声 屏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雕型微孔岩吸隔声屏障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为浮雕型微孔岩板,所述板体的面板和/或背板具有浮雕结构,在所述板体内预埋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横、竖交叉排列成网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浮雕型微孔岩吸隔声屏障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在产品表面设置浮雕结构,提高吸收表面积,以确保在板材较薄的情况下,即可达到更好的吸声效果,同时还能满足产品的装饰性和环境相协调的目的;通过板体内预埋的由加强筋横、竖交叉排列成的网状结构提高板体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雕型微孔岩吸隔声屏障板,属于降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城市交通已经成为与我们最密切相关的问题。大量的高速路的建成,城市轻轨及高速铁路的通车,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住在这些高速路、轻轨及高铁附近的居民却忍受着交通噪声的影响。
为了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有关部门在道路两侧及轻轨、高铁等沿线周围安装了各种吸声屏障。现有的吸声屏障板一般设置面板和背板,面板上开有吸声孔,面板、背板之间设置骨架,在骨架之间设置多孔吸声材料。由于面板和背板均采用平板结构,然而,随着面板、背板板材越来越薄,吸隔声屏障的强度和吸隔声性能也越来越引起设计者的普遍关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装饰性也越来越引起设计者的普遍关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雕型微孔岩吸隔声屏障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浮雕型微孔岩吸隔声屏障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为浮雕型微孔岩板,所述板体的面板和/或背板具有浮雕结构,在所述板体内预埋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横、竖交叉排列成网状结构。
所述浮雕结构由规则或不规则排列的几何图形形成凹凸结构。
所述几何图形包括三角形和/或棱形和/或四边形。
所述浮雕结构由多个三角形依次上、下交错间隔排列形成的凹凸结构,每个三角形包括两个或三个棱形,所述棱形为凹结构,所述间隔为凸结构。
所述加强筋构成的网状结构为螺纹丝网。
包括两层网格布,第一层网格布位于所述网状结构的上表面,第二层网格布位于所述网状结构的下表面。
所述网格布为玄武岩布,结构为十字交叉状。
所述网格布的网眼为5mm×5mm~4mm×4mm,克重为80g~165g/㎡,宽度为1000mm~2000mm,长度为50m~300m。
所述板体的内部具有由微孔岩形成的孔隙为0.01-5mm的微孔。
所述板体的厚度为20~3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浮雕型微孔岩吸隔声屏障板,结构简单,通过在产品表面设置由几何形状或其它图案形成的具有凹凸结构的浮雕结构,相对于平板结构,该浮雕结构具有凹凸结构,增加了吸收面积,在板材较薄的情况下,确保该浮雕型微孔岩吸隔声屏障板即可达到更好的吸声效果,同时还能满足产品的装饰性和环境相协调的目的。通过板体内预埋的由加强筋横、竖交叉排列成的网状结构和网格布,以确保在板材较薄的情况下提高板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浮雕型微孔岩吸隔声屏障板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位于板体内部的网格结构和网格布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板体,11-面板,12-背板,21-第一层网格布,22-第二层网格布,3-螺纹丝网,4-浮雕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苗恒闻,未经苗恒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213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