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动仿生微流控生物芯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22955.3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88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李娜娜;仇明侠;韩雨来;王萌;何铁峰;张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B01L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黄寿华 |
地址: | 51811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微流控 生物芯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流控生物芯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动仿生微流控生物芯片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安装底板、驱动模块、夹具模块和微流控生物芯片;所述夹具模块包括第一夹具单元和第二夹具单元,所述第一夹具单元和所述第二夹具单元位于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微流控生物芯片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夹具单元,微流控生物芯片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夹具单元;所述第一夹具单元、第二夹具单元连接所述驱动模块;本实用新型的微流控生物芯片配合第一夹具模块、第二夹具模块和驱动模块,能够模拟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可用于组织运动情况下的药物筛选和疾病机理研究模型构建,具有操作方便和成本低廉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流控生物芯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动仿生微流控生物芯片装置。
背景技术
微流控生物芯片具有效率高、消耗少和体积小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及时诊断、组织模拟和细胞分析等领域。
现有微流控生物芯片结构不具备运动功能,难以模拟运动情况下的细胞组织,不利于完成药物筛选和疾病机理研究模型的构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微流控生物芯片难以模拟运动情况下的细胞组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动仿生微流控生物芯片装置,能够模拟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可用于组织运动情况下的药物筛选和疾病机理研究模型构建,具有操作方便和成本低廉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可动仿生微流控生物芯片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安装底板、驱动模块、夹具模块和微流控生物芯片;
所述夹具模块包括第一夹具单元和第二夹具单元,所述第一夹具单元和所述第二夹具单元位于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微流控生物芯片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夹具单元,微流控生物芯片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夹具单元;
所述第一夹具单元、第二夹具单元连接所述驱动模块。
可选的,所述微流控生物芯片上设置有流道区域,所述流道区域上形成有多条流道,该微流控生物芯片采用3D打印技术,由CAD模型直接制作,能够制造复杂的流道结构,使微流控生物芯片具有复杂的三维流道结构,能够更好的模拟细胞在生物体内的环境,最大程度的保留细胞原有性状。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具单元包括第一安装块和设于第一安装块上端的第一压紧块;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上端中部设有第一安装槽;
所述第二夹具单元包括第二安装块和设于第二安装块上端的第二压紧块;所述第二安装块的上端中部设有第二安装槽;
所述微流控生物芯片的两端分别设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中;
所述微流控生物芯片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
所述第一压紧块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压紧块上设有与第二定位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
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一连接孔之间贯穿有第一定位螺丝,所述第二定位孔和第二连接孔之间贯穿有第二定位螺丝;
将微流控生物芯片的两端分别设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并由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进行压紧,再通过第一定位孔、第一连接孔与第一定位螺丝的配合,以及通过第二定位孔、第二连接孔与第二定位螺丝的配合,对微流控生物芯片的位置进行固定,以防止在模拟肌肉收缩与舒张的过程中发生位移的现象。
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槽上设有第一硅胶垫片,所述第二安装槽上设有第二硅胶垫片,第一硅胶垫片和第二硅胶垫片为软弹硅胶材质,具有良好的抗挤压性能,能够保证微流控生物芯片固定过程不被挤压损坏,并能有效减少驱动模块的震动。
可选的,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滑轨;
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底部设置有与滑轨相对应的第一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技术大学,未经深圳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229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误触型组合式阀门
- 下一篇:PVT分析仪筒体与高压视窗间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