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浮鱼礁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23303.1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3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美;唐振朝;丁玲;陈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75 | 分类号: | A01K61/75;A01K61/77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海恬;沈芳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浮鱼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浮鱼礁,涉及人工鱼礁技术领域。一种人工浮鱼礁,包括:浮力架,所述浮力架包括架主体,所述架主体上连接有若干漂浮件;锚碇,所述锚碇包括鱼礁块和连接勾环,所述连接勾环固定于所述鱼礁块上;连接索,所述连接索包括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上连接有若干悬挂件,若干所述悬挂件沿所述连接绳的延伸方向分布;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浮力架的架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锚碇的连接勾环固定连接;所述浮力架所受的浮力大于所述浮力架、连接索的重力之和;所述浮力架、锚碇和连接索的重力之和等于所述浮力架、连接索、锚碇所受的浮力之和。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浮鱼礁,可以诱集中上层水体的鱼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鱼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浮鱼礁。
背景技术
人工鱼礁是一种人为的构造物,通过礁体的投放以丰富鱼类的饵料,并给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达到鱼类群集、增殖的效果。礁体上附着生物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多,除了能诱集鱼类外,还大大增加了海域的次级生产力,加速了海域有机物的积累和循环,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投放使用的大多是底层鱼礁,底层鱼礁的作用范围与其高度和体积有关。由于底层鱼礁的高度有限,对于中上层鱼类来说,底层鱼礁则不能发挥出很好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人工浮鱼礁,可以诱集中上层水体的鱼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
一种人工浮鱼礁,包括:
浮力架,所述浮力架包括架主体,所述架主体上连接有若干漂浮件;
锚碇,所述锚碇包括鱼礁块和连接勾环,所述连接勾环固定于所述鱼礁块上;
连接索,所述连接索包括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上连接有若干悬挂件,若干所述悬挂件沿所述连接绳的延伸方向分布;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浮力架的架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锚碇的连接勾环固定连接;
所述浮力架所受的浮力大于所述浮力架、连接索的重力之和;
所述浮力架、锚碇和连接索的重力之和等于所述浮力架、连接索、锚碇所受的浮力之和。
上述人工浮鱼礁,利用浮力架的浮力与人工鱼礁自身的重力,使人工浮鱼礁漂浮在水中,从而使连接索和悬挂件分布于中上层水体空间,充分利用整个水体空间;悬挂件可以增加礁体的表面积和孔隙率,为附着的生物提供更多生长空间,为鱼类提供更多饵料;礁体孔隙率的增加,使礁体周围的流场发生变化,有利于鱼类的聚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漂浮件为浮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主体包括若干相互固定连接的浮力管。优选地,所述架主体外围为正方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力管之间通过管接头相互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力管为第一PVC管,所述管接头为PVC管接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漂浮件通过第一绳索固定于所述架主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绳索为锦纶复丝绳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挂件上设有若干通孔。通孔的设置可以增加悬挂件上的孔隙率,有利于生物的附着和生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挂件为第二PVC管,所述第二PVC管通过第二绳索固定于所述连接绳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绳索为锦纶复丝绳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绳为锦纶复丝绳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鱼礁块为混凝土鱼礁块,所述连接勾环为钢筋连接勾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233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筛沙机
- 下一篇:一种可储物的工艺摆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