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成型模具及镜筒注塑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23370.3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7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陆晨庚;杨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恒光塑料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肖苏宸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及镜筒注塑机,涉及注塑模具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设置有分流腔和塑件腔,沿所述分流腔周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注塑流道,所述注塑流道与所述塑件腔连通,所述分流腔上连接有进料结构。解决了在镜筒注塑过程中流道内流液注入塑件腔时不均匀且缓慢导致的塑件精度低、质量差和成型慢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塑件合格率高、生产效率高、成型快、模具使用寿命延长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及镜筒注塑机。
背景技术
塑料工业近20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早在7年前塑料的年产量按体积计算已经超过钢铁和有色金属年产量的总和,塑料制品在汽车、机电、仪表、航天航空等支柱产业及与人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塑料制品成形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最主要的方法是注塑成形,世界塑料成形模具产量中约半数以上是注塑模具。
随着塑料制品复杂程度和精度要求的提高以及生产周期的缩短,主要依靠经验的传统模具设计方法已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在大型复杂和小型精密注射模具方面我国还需要从国外进口模具。
我国发展塑胶模具产业发展非常的快,但是随着国外的模具公司大举进入我国市场,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塑料工业可以说是轻工业支柱,在我国里近年都一直保持在10%左右的增长。特别是随着汽车制造业和IT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国内模具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现今的模具行业中塑料模具的占比已经高达30%,而且在预计之中未来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具占模具总量的比例还会逐步提高,且发展速度将快于其他模具。
近年来,智能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摄像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而摄像技术主要图像的采集依赖于镜头内的镜筒与光学组件,现有技术中镜筒注塑过程中流道内流液注入塑件腔时不均匀且缓慢导致的塑件精度低、质量差和成型慢,同时由于流液的过速冲击使模具的使用寿命也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及镜筒注塑机,以缓解了在镜筒注塑过程中流道内流液注入塑件腔时不均匀导致的塑件精度低、质量差和成型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设置有分流腔和塑件腔,沿所述分流腔周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注塑流道,所述注塑流道与所述塑件腔连通,所述分流腔上连接有进料结构。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分流腔呈圆环形设置,多个所述注塑流道沿所述分流腔的周向等间距设置。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分流腔周向上等间距设置有4个所述注塑流道。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结构包括进料通道和分流道,所述分流腔与所述进料通道分别连接在所述分流道的两端。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分流道的截面口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渐递增。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与所述分流道相邻的两个所述注塑流道相对所述分流道对称设置。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注塑流道由靠近所分流腔一侧向所述塑件腔一侧渐缩。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塑件腔上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与所述注塑流道相连。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腔顶部开设有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镜筒注塑机,包括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及镜筒注塑机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恒光塑料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恒光塑料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233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铁上的摩擦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破碎率的松子脱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