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片辊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24747.7 | 申请日: | 2020-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5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汪正兵;徐小明;白科;谢爱亮;孙玉龙;宋庆彬;周焘;陈富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片辊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极片辊压装置,将正极浆料及负极浆料分别涂覆在涂碳铝箔及铜箔上,分别得到正负极片。对极片进行一次辊压后,再进行二次辊压,获得一定压实密度的厚极片。对厚极片模切后,得到相应的厚正极片和厚负极片,与隔膜经卷绕、组装、烘烤、注液、化成、分容制得锂电池。辊压装置的辊轴表面均匀分布圆形凹点,辊压后的厚极片表面均匀分布凹点,有利于增大极片的比表面积,提高电解液在电池注液时的浸润性。拆解电池后的极片表面无褶皱且界面平整,可使极片减少掉粉,集流体不容易划伤隔膜引起电池短路,也可增加活性物和集流体的依附性、不会导致活性物质脱落集流体,也会对电芯的容量和安全性能有所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极片辊压装置。
背景技术
提升能量密度和降低成本是锂离子电池行业的目标,增加极片活性物质载量,不但能提升能量密度,还可以减少正负极集流体及隔膜用量,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但厚极片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电池极化大,电池极片较厚,锂离子扩散的路径增加,极片厚度方向会产生很大的锂离子浓度梯度,且极片压实密度增大,孔隙变得更小,极片厚度方向锂离子运动的路径更长,另外材料与电解液之间接触面积减小,电解液浸润困难,电极反应场所减少,电池内阻也会增大,进而引起电池温升高、倍率性能差、循环性能差等问题。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下,安全、环保、节能已成为当今汽车发展的主题,新能源汽车因其节能、环保无污染的优势,受到交通、能源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而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近年来动力电池价格昂贵,续航里程短,一直是行业发展的制约点,为此需要降低成本及提升能量密度。中国专利CN109148820A中公开了一种厚极片的制备方法及其高能量密度软包锂离子电池,描述了厚极片制备方法及配方,但存在电解液浸润困难、电池极化大等问题;中国CN107093701A 中公开了一种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厚电极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描述了电极厚度大于300μm的制备方法,但未解决高压实下厚电极的极化大、电解液浸润困难等问题。中国专利CN106531961B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极片辊压装置及锂离子电池。制备厚极片表面具有特定形状的沟槽,能显著提高电池中电解液保有量,有利于电池长循环使用;而且厚极片表面均匀分布特定形状沟槽,有利于电解液的渗透和扩散,提高了电池的倍率充放电电化学性能。但其表面凸台在辊压时存在磨损主辊的风险,容易造成主辊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如:加入表面活性剂、多孔活性物等物质使得成本高;厚电极难以做到高压实,低压实下进一步提高不了能量密度;厚电极的极化大、电解液浸润困难,电化学性能差;难以实现大规模加工量产。提供一种锂电池厚极片辊压方法、辊压装置及其锂电池,通过正负极配方优化和极片辊压装置的改进,可制备出电性能优异的正负极厚电极,从而得到一种电化学性能优异的高能量密度锂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厚极片辊压方法,将正极浆料及负极浆料分别涂覆在涂碳铝箔及铜箔上,分别得到厚度为300-400μm的正极片和200-300μm 的负极片。对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进行一次辊压后,再进行二次辊压,获得厚正极片和厚负极片。
优选的,所述正极片经一次辊压的压实密度为2.0-2.4g/cc,二次辊压的压实密度为2.55-2.7g/cc;所述负极片经一次辊压的压实密度为1-1.2g/cc,二次辊压的压实密度为1.3-1.7g/cc。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极片辊压装置,包括极片辊压装置上述锂电池极片,极片辊压装置中的辊轴以及辊轴表面均匀分布的凹点,所述辊轴表面均匀分布半圆形凹点,在极片辊压过程中,使所述极片辊压后均匀分布半圆形凹点,所述凹点间隙范围为50-500μ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电池,包括厚正极片、厚负极片、隔膜、电解液以及铝壳,所述厚正极片辊压后表面均匀分布半圆形凹点,厚负极片辊压后表面均匀分布半圆形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247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钣金件的喷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多面工件的滑动钻孔攻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