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壁金属圆环与复合材料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26481.X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47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世;李德华;计君伟;王智;鲁程;叶青;李扬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咸宁海威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00 | 分类号: | F16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100 湖北省咸宁市咸宁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金属 圆环 复合材料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了一种薄壁金属圆环与复合材料的连接结构,包括圆弧状复合材料板和金属圆环,复合材料板和金属圆环之间设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为多个设置于所述金属圆环凹槽和纤维丝束,纤维丝束置于所述凹槽内,其两端纤维丝束伸出发散于周边的扇形纤维布内;真空成型将纤维丝束与周边的纤维布连接成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真空成型将纤维丝束与周边的纤维布连接成一个整体后,凹槽内的纤维丝束因张力被固定在金属圆环内,同时复合材料板被纤维丝束固定在金属圆环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不同构件的连接方式,特别是涉及到薄壁金属圆环与薄厚度复合材料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规薄壁金属圆环与薄厚度复合材料的连接方式如下图1所示:
连接说明:薄壁金属圆环与薄厚度复合材料界面之间通常采用环氧胶粘接固定。
存在问题:由于金属与复合材料线胀系数不一样,长期环境温度和湿度的交变会导致复合材料与金属件界面之间的胶出现剥离的现象,最终导致薄壁金属圆环脱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牢固的薄壁金属圆环与薄厚度复合材料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薄壁金属圆环与复合材料的连接结构,包括圆弧状复合材料板和金属圆环,复合材料板和金属圆环之间设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为多个设置于金属圆环凹槽和纤维丝束,所述纤维丝束的中间置于所述凹槽内,其两端的纤维丝束伸出发散于周边的扇形纤维布内;真空成型将纤维丝束与周边的纤维布连接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上述凹槽深度和宽度为1mm×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真空成型将纤维丝束与周边的纤维布连接成一个整体后,凹槽内的纤维丝束因张力被固定在金属圆环内,同时复合材料板被纤维丝束固定在金属圆环上。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的薄壁金属圆环与薄厚度复合材料固定结构(环氧胶粘接);
图2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材料与薄壁金属圆环的凹槽固定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凹槽固定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材料与金属板凹槽纤维丝束与周边的纤维布连接示意图;
其中图中:1-金属圆环;2-复合材料;3-凹槽;31-纤维布;32-纤维丝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改进的薄壁金属圆环与薄厚度复合材料的连接方式如下图2、图3、图4所示:
圆环金属圆环1和复合材料2圆环面相适合,其中金属圆环1内设有凹槽3,一定长度的纤维丝束32的中间置于凹槽3内,而两端纤维丝束伸出发散于周边的扇形纤维布31内。
1、在金属圆环适当位置钻直径1mm的通孔和加工1mm×1mm的凹槽(如图2、3所示);
2、根据产品结构准备适当长度的纤维丝束;
3、将纤维丝束通过直径1mm的孔和1mm×1mm的凹槽;
4、将纤维丝束伸出两端发散成扇形,示意图如下图4;
5、利用真空成型将纤维丝束与周边的纤维布连接成一个整体而达到固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成型可采用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234839A,发明名称:船用声呐导流罩的复合料板及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咸宁海威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咸宁海威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264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外耳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高效的破碎机单齿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