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热器及风管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26877.4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5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67 | 分类号: | F24F1/0067;F24F13/22;F24F13/30;F24F1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陈志明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风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及风管机,其中,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板,所述第一换热板包括第一侧平面;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二换热板包括第二侧平面,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侧平面一侧的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用于连接接水盘;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包括第一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平面平滑连接且相切,所述第一圆弧面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侧平面平滑连接且相切。第一侧平面、第一圆弧面以及第二侧平面形成一个连续的曲面,进而使流体经过第一换热板、弧形板以及第二换热板各自的流速连续均匀,确保风场均匀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器及风管机。
背景技术
目前,风管机包括壳体,风管机的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前部,风管机的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后部,且壳体内设置有换热器、风机和接水盘,换热器位于进风口和风机之间,接水盘位于换热器的下方;制冷过程中,从进风口吸入的热空气经过换热器形成冷空气从出风口送出,凝结在换热器表面的冷凝水流进排水盘后排走。
传统应用在风管机的换热器多为单段结构,为了使换热器在壳体内拥有足够的换热面积,需要将换热器倾斜地设置壳体内,致使壳体的横向尺寸较大,大大增加了制作成本。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壳体横向尺寸较大的问题,现有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板和多个端板,相邻两个换热板形成一定夹角并通过端板固定,使换热器整体呈折弯状,换热器的曲面可有效增大换热面积的同时,减小壳体的横向尺寸。但端板跟换热板不在同一平面上,使端板与换热板的连接处呈褶皱状,由于流体经过端板与换热板的连接处的流速不均匀,风道中容易形成涡流,致使风场不均匀和降低换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风管机的多段换热器造成流体流动不均匀,致使风场不均匀和降低换热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
第一换热板,所述第一换热板包括第一侧平面;
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二换热板包括第二侧平面,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侧平面一侧的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用于连接接水盘;
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包括第一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平面平滑连接且相切,所述第一圆弧面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侧平面平滑连接且相切。
具体地,第一侧平面、第一圆弧面以及第二侧平面形成一个连续的曲面,使得第一换热板与弧形板、或第二换热板与弧形板之间没有褶皱部或缺口,流体从曲面一侧流进并直接穿过第一换热板、弧形板以及第二换热板,流体可以均匀稳定地穿过弧形板,确保风场均匀稳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弧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圆弧面相对平行的第二圆弧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换热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平面相对平行的第三侧平面,所述第二换热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侧平面相对平行的第四侧平面;
所述第二圆弧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三侧平面平滑连接且相切,所述第二圆弧面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四侧平面平滑连接且相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圆弧面的半径范围为30mm~50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平面与所述第二侧平面的夹角α范围为50°~8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平面的一侧与另一侧的最小距离为L1,所述第二侧平面的一侧与另一侧的最小距离为L2;其中,L2大于L1。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L1与所述L2满足:(L2-L1)/L2=0~0.04。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换热板、所述第二换热板以及所述弧形板为一体成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268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发器及空调
- 下一篇:一种链轮制备用分齿槽冲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