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撞缓冲泡沫用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32828.1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64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季鲁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若谷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02 | 分类号: | B29C44/02;B29C44/58;B29C44/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泡沫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撞缓冲泡沫用加工装置,包括移动装置、卷动装置、吹风装置和脱模装置,移动装置设置在地面上,卷动装置设置在移动装置的上方,吹风装置和脱模装置均设置在移动装置的上方,吹风装置设置在脱模装置的正下方,吹风装置和脱模装置均设置在卷动装置的下方,通过设置吹风装置和脱模装置可以将升降板在下模具盒中向上移动的同时也会正转和反转,使已经成型防碰撞缓冲泡沫在脱模时可以从模具中完全脱落,避免出现泡沫附着在模具盒中的现象,使模具盒保持干净,提高防撞缓冲泡沫的生产效率,同时通过抽风机抽出的风可以对模具盒进行适当的降温,延长模具盒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泡沫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撞缓冲泡沫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泡沫是彼此被液膜隔开的气泡的聚集物,是气体在液体中的分散体系,泡沫在生产实际中有很多应用,如泡沫浮选、泡沫分离、泡沫灭火等泡沫的形成非常简单,只要向起泡剂(表面活性剂或高分子化合物)溶液中通入气体,在溶液表面即有泡沫生成。泡沫形成后,气泡壁间夹带上来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失,液膜逐渐变薄,气泡互相接近而变形。
防撞缓冲泡沫在加工时往往需要用到泡沫模具,使用模具生产防撞缓冲泡沫可以提高泡沫的生产速率,然而现有的防撞缓冲泡沫模具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泡沫模具在脱模时只是简单通过人工将成型的泡沫从模具盒中取出,已经成型的缓冲泡沫容易附着在模具盒中,通过人工强力脱模会对成型的泡沫的表面造成损坏,而且已经泡沫附着在模具盒中会影响模具盒的下次使用,降低泡沫生产的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缓冲泡沫用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缓冲泡沫用加工装置,包括移动装置、卷动装置、吹风装置和脱模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卷动装置设置在移动装置的上方,所述吹风装置和脱模装置均设置在移动装置的上方,所述吹风装置设置在脱模装置的正下方,所述吹风装置和脱模装置均设置在卷动装置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脱模装置包括下模盒,所述下模盒设置在移动装置的上方,所述下模盒内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下模盒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底部设置有板槽,所述板槽内设置有滑盒,所述滑盒与板槽滑动连接,所述板槽的中心处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等距分布的螺旋叶,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滑板。
优选的,所述吹风装置包括抽风机,所述抽风机设置在移动装置的上方,所述抽风机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气管的端部延伸至升降板的正下方,所述抽风机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气管和第三气管,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三气管的开口朝向相反,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三气管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三气管的端部均位于螺旋叶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三气管分别与对应的滑盒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装置上设置有竖盒,所述滑板延伸至竖盒内,所述滑板和竖盒滑动连接,所述滑板和竖盒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板和竖盒弹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下模盒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抽风机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竖盒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内设置有侧槽。
优选的,所述卷动装置包括转杆,所述转杆设置在侧板的上方,所述转杆的端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杆上设置有钢索,所述钢索的底部设置有上模盒,所述上模盒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侧槽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吹风装置和脱模装置可以将升降板在下模具盒中向上移动的同时也会正转和反转,使已经成型防碰撞缓冲泡沫在脱模时可以从模具中完全脱落,避免出现泡沫附着在模具盒中的现象,使模具盒保持干净,提高防撞缓冲泡沫的生产效率,同时通过抽风机抽出的风可以对模具盒进行适当的降温,延长模具盒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若谷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若谷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328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业管理专用移动智能终端
- 下一篇:压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