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锥回转真空干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34067.3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8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26B11/08 | 分类号: | F26B11/08;F26B25/00;F26B25/04;F26B2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王超 |
地址: | 338029 江西省新余***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回转 真空 干燥设备 | ||
1.一种新型双锥回转真空干燥设备,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端面左右两侧与支板(2)底端面焊接,所述支板(2)顶端面与顶板(5)底端面通过焊接进行固定;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入料装置(6),所述顶板(5)顶端面中部与辅助入料装置(6)底端面焊接,所述辅助入料装置(6)包括间歇入料装置(61)、固定板(62)、电机(63)、电源线(64)、入料通道(65)、入料口(66)和套筒(67),所述顶板(5)顶端面中部与间歇入料装置(61)底端面焊接,所述间歇入料装置(61)左侧面中部与固定板(62)右侧面相连接,所述固定板(62)顶端面中部与电机(63)底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电机(63)左侧面与电源线(64)相连接,并且电机(63)与电源线(64)电连接,所述间歇入料装置(61)右侧面中部与入料通道(65)左侧面焊接,所述入料通道(65)顶端面与入料口(66)底端面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所述间歇入料装置(61)底端面中部设置有套筒(6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锥回转真空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2)内侧中部设置有干燥主体(3),所述干燥主体(3)顶端面与固定兰头(4)底端面中部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支板(2)前端面中部设置有控制器(7),所述干燥主体(3)底端面与出料口(8)顶端面相连接,所述出料口(8)右侧面中部与连接件(9)左侧面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9)右侧面中部与把手(10)背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锥回转真空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入料装置(61)包括壳体(611)、锥齿轮机构(612)、间歇机构(613)、第一固定轴(614)、刮板(615)和圆盘机构(616),所述顶板(5)顶端面中部与壳体(611)底端面焊接,所述电机(63)前端输出轴与锥齿轮机构(612)左侧面相连接,所述锥齿轮机构(612)底端面与间歇机构(613)顶端面相连接,所述间歇机构(613)底端面右侧中部与第一固定轴(614)顶端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轴(614)左侧面中部与刮板(615)右侧面焊接,所述壳体(611)底端面左侧中部设置有圆盘机构(6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双锥回转真空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机构(612)包括主动轮(6121)、从动轮(6122)和固定框架(6123),所述电机(63)前端输出轴与主动轮(6121)左侧面中部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6121)右侧面底端与从动轮(6122)左侧面相连接,所述从动轮(6122)底端设置固定框架(61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双锥回转真空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机构(613)包括连接轴(6131)、连接杆(6132)、固定柱(6133)、不规则转轮(6134)、卡槽(6135)和固定座(6136),所述连接轴(6131)背部与从动轮(6122)前端面中部相连接,所述连接轴(6131)底端面与连接杆(6132)背部右侧面中部相连接,所述连接杆(6132)前端面左侧中部与固定柱(6133)背部焊接,所述连接杆(6132)右侧面设置有不规则转轮(6134),所述不规则转轮(6134)前端面设置有6组卡槽(6135),所述不规则转轮(6134)前端面中部与固定座(6136)背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双锥回转真空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机构(616)包括固定圆盘(6161)、第二固定轴(6162)和扇形通孔(6163),所述壳体(611)底端左侧中部设置有固定圆盘(6161),所述固定圆盘(6161)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轴(6162),所述固定圆盘(6161)上下端各设置有扇形通孔(616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双锥回转真空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6133)直径比卡槽(6135)宽度短5mm,并且两者接触面完全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双锥回转真空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615)为长方体结构,并且其底端距离壳体(611)内部顶端面1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工程学院,未经江西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340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通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卡的车内通讯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