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咽拭子采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34188.8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0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1001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咽拭子 采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咽拭子采集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医用咽拭子采集器包括:罩体、咽拭子采集棒及试管帽;所述罩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试管帽可拆卸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咽拭子采集棒穿过所述试管帽。本实用新型医用咽拭子采集器便于操作,降低感染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咽拭子采集器。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2019年12月以来,全国范围内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当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核酸检测时,需要医护人员采集检测对象咽峡部的细菌,并进行培养能分离出致病菌,有助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但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医护人员直接面对检测对象进行采集,易导致医护人员被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咽拭子采集器,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医护人员直接面对检测对象进行采集,易导致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咽拭子采集器包括:罩体、咽拭子采集棒及试管帽;所述罩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试管帽可拆卸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咽拭子采集棒穿过所述试管帽。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为透明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底部固定设有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医用咽拭子采集器还包括:压舌棒;所述罩体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压舌棒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压舌棒的中部与所述第二通孔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舌棒包括:第一棒体及第二棒体;所述第一棒体可折叠式地与所述第二棒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棒体通过合页与所述第二棒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棒体背离所述第二棒体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喉镜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压舌棒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的第一部分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棒体朝向所述第二棒体的端面上,所述开关的第二部分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棒体朝向所述第一棒体的端面上;所述开关的第一部分可与所述开关的第二部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棒体内设置有电源;所述开关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二部分与所述喉镜光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医用咽拭子采集器还包括:试管;所述试管帽可拆卸式地设置在所述试管的端部。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罩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试管帽可拆卸式地设置在第一通孔内,咽拭子采集棒穿过试管帽,所以,当要进行核酸检测时,通过罩体将采集对象与医护人员进行隔离,降低感染风险,然后通过咽拭子采集棒进行采集,采集完成后,将试管帽由第一通孔处拆卸下来,直接将咽拭子采集棒装入试管内,便于操作,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咽拭子采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医用咽拭子采集器的压舌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压舌棒的第一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压舌棒的第而棒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咽拭子采集器包括:罩体1、咽拭子采集棒3及试管帽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未经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341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型材拼接输送线
- 下一篇:一种按压式锅柄折叠锅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