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刷电机的轴向限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35878.5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9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董小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小山 |
主分类号: | H02K5/173 | 分类号: | H02K5/173;H02K7/08;H02K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张海涛 |
地址: | 51802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轴向 限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刷电机的轴向限位结构,包括机壳、铁芯、电机轴、前滚珠轴承、后滚珠轴承、后轴承座、磁石、前限位块和后限位环,铁芯安装于机壳内,磁石安装于电机轴上,磁石和电机轴位于铁芯内,后轴承座安装于铁芯上,前滚珠轴承安装于机壳前端,后滚珠轴承安装于后轴承座,电机轴的轴向前后两端分别与前滚珠轴承和后滚珠轴承连接,前限位块与电机轴连接,前限位块抵接前滚珠轴承的端面,后限位环沿轴向套设于电机轴的后端且与电机轴固定连接,后限位环抵接后滚珠轴承的端面,前限位块沿轴向对前滚珠轴承施加前作用力F,后限位环沿轴向对后滚珠轴承施加后作用力F’。限制电机轴的轴向窜动,消除轴承间的轴向游隙,达到降噪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刷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刷电机的轴向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刷电机,特别是高转速电机,越来越追求静音。现阶段的技术一般是在两个滚珠轴承的两个外圈间设置一个弹簧,去吸收滚珠轴承的轴向游隙,再用胶水把两个轴承同时固定在机壳上,从而达到降低轴承运行噪音的效果。但现阶段设计需要使用胶水以及一个高精密的弹簧,所需物料成本及工艺成本非常高,且存在非常高的胶水浸入轴承内部的失效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刷电机的轴向限位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降低轴向游隙时成本高的问题,同时降低胶水浸入轴承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刷电机的轴向限位结构,包括机壳、铁芯、电机轴、前滚珠轴承、后滚珠轴承、后轴承座、磁石、前限位块和后限位环,铁芯安装于机壳内,磁石安装于电机轴上,磁石和电机轴位于铁芯内,后轴承座安装于铁芯上,前滚珠轴承安装于机壳前端,后滚珠轴承安装于后轴承座,电机轴的轴向前后两端分别与前滚珠轴承和后滚珠轴承连接,前限位块与电机轴连接,前限位块抵接前滚珠轴承的端面,后限位环沿轴向套设于电机轴的后端且与电机轴固定连接,后限位环抵接后滚珠轴承的端面,前限位块沿轴向对前滚珠轴承施加前作用力F,后限位环沿轴向对后滚珠轴承施加后作用力F’。
进一步,所述前限位块为扇叶,扇叶沿轴向安装于电机轴的前端。
进一步,所述前限位块为前端盖,前端盖与电机轴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机轴的后端设有螺纹,电机轴上螺纹的方向与电机转向相反,后限位环上设有螺纹,后限位环与电机轴通过螺纹连接;电机轴上螺纹的方向与电机转向相反,确保电机运转时,后限位环不会松动。
进一步,所述电机轴和后限位环的螺纹上设有胶粘剂,通过胶粘剂使电机轴和后限位环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进一步,所述电机轴与后限位环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所述后限位环与电机轴通过激光焊接固定,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减少粘胶剂的使用,大大提高结构强度和可靠性,减少打胶工艺带来的工艺难度,减少胶水浸入轴承内部的风险。
进一步,所述电机轴的后端为圆柱形,后限位环为圆环。
进一步,所述扇叶的材质为铝合金。
进一步,所述后轴承座的材质为金属合金或塑料。
上述无刷电机的轴向限位结构的工作原理:对前限位块施加前作用力F时,前限位块对前滚珠轴承内圈产生同向的前作用力F;而在电机轴后端,对后限位环施加一个与前作用力F方向相反的后作用力F’时,后作用力F’通过后限位环作用到后滚珠轴承内圈上,使得前、后滚珠轴承相互靠拢至无法再移动,此时再把电机轴与后限位环完全结合固定,由此,电机轴无法再前后窜动,实现前滚珠轴承和后滚珠轴承的轴向游隙的消除,达到降低轴承运行噪音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小山,未经董小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358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档案管理夹
- 下一篇:石墨烯防腐道岔铁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