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5G光信号传输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39107.3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9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见;李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芯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H04J14/02;H04B10/079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麦小婵 |
地址: | 51076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传输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5G光信号传输装置及系统,该5G光信号传输装置包括传输光纤,用于传输光信号;光开关,与传输光纤连接;合波分波器,与光开关连接,用于对光信号进行合波、分波处理;以及监控管理模块,与合波分波器、传输光纤和光开关连接,用于对位于各个光通路中的光信号进行检测,以获取光信号的特征参数,并根据特征参数控制光开关工作;其中,合波分波器为1*6型合波分波器。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中的装置可以提高光信号传输的开放性、透明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G光信号传输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5G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5G前传网络中,光纤直驱型方案需用大量光纤在基站与机房间通信。对于光纤资源紧缺的问题,现有技术通过采用波分复用技术(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 WDM),实现在一根共享光纤上承载多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现有的波分复用技术主要有三种:有源WDM、无源WDM和半有源WDM。
目前,对于半有源WDM,主要缺乏针对光通路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和保护,导致后期的网络维护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5G光信号传输装置及系统,可以提高光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开放性、透明性和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5G光信号传输装置,包括:传输光纤,用于传输所述光信号;光开关,与所述传输光纤连接;合波分波器,与所述光开关连接,用于对所述光信号进行合波、分波处理;以及监控管理模块,与所述合波分波器、所述传输光纤和所述光开关连接,用于对位于各个光通路中的所述光信号进行检测,以获取所述光信号的特征参数,并根据所述特征参数控制所述光开关工作;所述合波分波器为1*6型合波分波器;其中,所述监控管理模块包括时钟模块,所述光开关用于根据所述时钟模块的时序在所述传输光纤上切换所述光信号的路径。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开关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传输光纤包括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光纤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其中,所述光开关用于切换所述第一端口或者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的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交替与所述合波分波器导通。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合波分波器包括一条第一光通路、三条第二光通路和三条第三光通路,所述第一光通路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其中,所述合波分波器用于对从所述第三光通路接收到的所述光信号进行复用,并通过第一光通路发送给所述光开关;或者所述合波分波器用于对从所述第一光通路接收到的所述光信号进行解复用,并传输至所述第二光通路。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的光通路中的第一分光器,所述第一分光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的光通路分成第一检测通路和第一传输通路,所述第一光纤的第一传输通路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光纤的第一传输通路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其中,所述监控管理模块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检测通路中的第一探测器,用于检测位于所述第一检测通路中的所述光信号;以及第一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第一探测器连接,用于对从所述第一探测器接收到的所述光信号进行编码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三个设于所述第二光通路中的第二分光器,所述第二分光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光通路分成第二检测通路和第二传输通路;其中,所述监控管理模块包括三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检测通路中的第二探测器,用于检测位于所述第二检测通路中的所述光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第二探测器连接,用于对从所述第二探测器接收到的所述光信号进行编码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芯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芯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39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