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造加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41615.5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8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市东方铸造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5/04 | 分类号: | B22C5/04;B22C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4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造加砂装置,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砂斗,所述筒体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一碎砂辊和第二碎砂辊,所述第二碎砂辊位于第一碎砂辊的背面,所述第一碎砂辊的右端和第二碎砂辊的右端均通过轴承与筒体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碎砂辊的左端和第二碎砂辊的左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置第一碎砂辊和第二碎砂辊,能将刚将倒入的铸造砂中大的砂块进行压碎,方便后续筛分,通过设置第一筛网能将颗粒较大的砂块首次过滤,设置第二筛网能够进一步的细化铸造砂颗粒,保证了铸造成型后的产品质量,提高了铸造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铸造加砂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指将固态金属熔化为液态倒入特定形状的铸型,待其凝固成形的加工方式。被铸金属有:铜、铁、铝、锡、铅等,普通铸型的材料是原砂、黏土、水玻璃、树脂及其他辅助材料。
铸造砂为铸造时常用的材料,铸造砂的细度和均匀性直接影响到铸造后产品的质量,致使铸造后的产品质量不良,一般装置而且即使有筛分过程,筛分后颗粒较大的砂石也不易清除,而且极易堵塞筛网,清除过程工作效率低,同时在工人清除过程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造加砂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铸造加砂装置较大的砂石不易清除,而且极易堵塞筛网,清除过程工作效率低,同时在工人清除过程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铸造加砂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砂斗,所述筒体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一碎砂辊和第二碎砂辊,所述第二碎砂辊位于第一碎砂辊的背面,所述第一碎砂辊的右端和第二碎砂辊的右端均通过轴承与筒体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碎砂辊的左端和第二碎砂辊的左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贯穿筒体的左侧内壁并延伸至筒体的外部,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筒体的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碎砂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碎砂辊和第二碎砂辊的下方设置有环形漏斗,所述环形漏斗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所述第一筛网的左端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筛网的左端通过铰接柱与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铰接,所述第二筛网的左端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筛网的左端通过铰接柱与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铰接,所述筒体的右侧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左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正面内壁和背面内壁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筛网的右端与连接板的左侧上端铰接,所述第二筛网的右端与连接板的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右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三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远离输出轴的一端贯穿筒体的右侧壁并延伸至筒体的内部,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最大升程处与第二筛网的右端下表面接触,所述筒体的内底壁中部开设有出砂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从上至下依次排布,所述第一筛网的左侧和第二筛网的左侧均与筒体的左侧内壁留有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与筒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筒体的左侧内壁形成排放通道,所述筒体内底壁的左侧开设有排放口,所述排放通道与排放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市东方铸造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市东方铸造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416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造模具的辅助铸造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阴道艾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