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位移放大式磁致伸缩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43673.1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41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鑫;杨明智;罗安;欧阳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6B1/08 | 分类号: | B06B1/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刘冬 |
地址: | 41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位移 放大 式磁致 伸缩 换能器 | ||
1.一种位移放大式磁致伸缩换能器,包括具有封闭内腔的换能器壳体、在换能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磁致伸缩结构、绕设在所述磁致伸缩结构上的驱动线圈(3),所述磁致伸缩结构、驱动线圈(3)均设置于所述封闭内腔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能器壳体包括沿换能器长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开口的筒体、在换能器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分别位于筒体两端开口的第一辐射面(71)、第二辐射面(72),所述第一辐射面(71)和第二辐射面(72)均通过弹性密封材料(6)与筒体连接;
所述筒体、第一辐射面(71)、第二辐射面(72)、弹性密封材料(6)围成所述封闭内腔;
所述磁致伸缩结构一端、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2);
所述第一连接板(41)、第一辐射面(71)之间设置有第一剪叉式结构;
所述第二连接板(42)、第二辐射面(72)之间设置有第二剪叉式结构;
所述第一剪叉式结构一侧的两个端部、另一侧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连接板(41)、第一辐射面(71)对应铰接;
所述第二剪叉式结构一侧的两个端部、另一侧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二连接板(42)、第二辐射面(72)对应铰接;
所述第一剪叉式结构一侧的两个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剪叉式结构另一侧的两个端部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剪叉式结构一侧的两个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剪叉式结构另一侧的两个端部之间的距离;
所述换能器还包括预应力结构,所述预应力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41)的背离磁致伸缩结构一侧且抵接第一连接板(41)的第一预应力模块和/或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42)的背离磁致伸缩结构一侧且抵接第二连接板(42)的第二预应力模块,所述预应力结构施加的预应力方向在换能器长度方向上;
所述驱动线圈(3)通有电流时,所述磁致伸缩结构在换能器长度方向上振动,使得第一剪叉式结构、第二剪叉式结构在换能器长度方向上伸缩,从而使得第一辐射面(71)、第二辐射面(72)在换能器长度方向上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移放大式磁致伸缩换能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剪叉式结构包括相互交叉于第一交叉点(101)且相互铰接于第一交叉点(101)的两个第一杆体(10);
所述第二剪叉式结构包括相互交叉于第二交叉点(201)且相互铰接于第二交叉点(201)的两个第二杆体(20);
每个第一杆体(10)的一端、另一端分别为第一剪叉式结构一侧的一个端部、另一侧的一个端部;
每个第二杆体(20)的一端、另一端分别为第二剪叉式结构一侧的一个端部、另一侧的一个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移放大式磁致伸缩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面(71)、第二辐射面(72)分别通过弹性密封材料(6)与靠近筒体两端开口的筒体内壁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移放大式磁致伸缩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内腔中沿换能器长度方向设置有容纳所述驱动线圈(3)的套筒,所述驱动线圈(3)抵接套筒内壁,所述套筒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
所述套筒两个端面均设置有开孔(33),所述磁致伸缩结构两端分别从两个开孔(33)伸出且与开孔(33)间隙配合,所述磁致伸缩结构与驱动线圈(3)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移放大式磁致伸缩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为刚性筒体(81)或波纹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436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全彩LED显示屏
- 下一篇:一种膀胱标记取出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