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夹闭胃管的夹子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43844.0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64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徐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9/28 | 分类号: | A61M39/28;A61M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兰岚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夹闭胃管 夹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夹闭胃管的夹子,包括管夹和胃管,所述管夹的内侧面相向设置有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且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压接有胃管;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胃管弯曲伸入侧槽内,促使胃管弯曲部分延伸至三角型结构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而通过按压第二夹块,促使第二夹块的一端压迫侧条,使得第二夹块的一端与侧条的顶面抵接,进而迫使第二夹块的锥型端相对第一夹块移动,实现胃管的夹持,避免传统血管钳夹持方式导致病人活动不便和胃管损坏的情况,使用便捷,而通过按压通孔内的插柱,促使两个插柱表面的橡胶套均嵌入通孔内,使得两个插柱的U型件相向包裹在胃管侧面,能够进一步增加胃管的夹持效果,避免胃管脱离管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次性夹闭胃管的夹子。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重症病人采用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通常,病人病情好转,在拔除留置胃管前需暂时夹闭引流管,观察一段时间后再拔除。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后,由于腹胀减轻,常使用血管钳夹闭引流管。临床科室通常使用纱布包裹,防止血管钳夹坏导管,由于血管钳有一定的重量,病人起床活动时特别不方便,鼻子部位总易被牵拉,容易把管道带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血管钳尖端容易碰伤皮肤导致机械性压伤。
为此,提出了一次性夹闭胃管的夹子,具备使用便捷和夹持效果好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次性夹闭胃管的夹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夹闭胃管的夹子,包括管夹和胃管,所述管夹的内侧面相向设置有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且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压接有胃管,所述管夹一端的侧面对应胃管开设有侧槽,且管夹另一端的下部边缘处对应第二夹块设置有侧条,所述侧槽一侧位于管夹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穿插连接有插柱,所述插柱的表面套接有橡胶套,且插柱的一端焊接有U型件,所述第二夹块的一端与侧条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通孔和插柱共设有两组,且两组通孔和插柱关于管夹水平中线对称,所述插柱通过橡胶套与通孔内侧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均为三角型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侧槽为弧形结构,所述胃管的一端贯穿侧槽延伸至管夹内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管夹、第一夹块、侧槽、通孔、插柱、第二夹块、侧条、胃管、U型件和橡胶套构成一次性夹闭胃管夹持结构,通过将胃管弯曲伸入侧槽内,促使胃管弯曲部分延伸至三角型结构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而通过按压第二夹块,促使第二夹块的一端压迫侧条,使得第二夹块的一端与侧条的顶面抵接,进而迫使第二夹块的锥型端相对第一夹块移动,实现胃管的夹持,避免传统血管钳夹持方式导致病人活动不便和胃管损坏的情况,使用便捷,而通过按压通孔内的插柱,促使两个插柱表面的橡胶套均嵌入通孔内,使得两个插柱的U型件相向包裹在胃管侧面,能够进一步增加胃管的夹持效果,避免胃管脱离管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夹闭胃管的夹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夹闭胃管的夹子的管夹与胃管夹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夹闭胃管的夹子的插柱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管夹;2、第一夹块;3、侧槽;4、通孔;5、插柱;6、第二夹块;7、侧条;8、胃管;9、U型件;10、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43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加工用钢筋切断装置
- 下一篇:同步换种小区排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