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携带的放射反射波法桩基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46780.X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5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鲁豪豪;王耀正;王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张塨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携带 放射 反射 桩基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携带的放射反射波法桩基检测装置,属于放射波法桩基检测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卡接有检测设备,所述支撑板的背面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背面与顶杆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杆滑动连接在套筒内,所述套筒的背面与第一壳体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该方便携带的放射反射波法桩基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气囊、顶杆和滑套,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将检测设备从而支撑板内取出,且只需按动按钮即可,方便了工作人员进行使用,且不易浪费工作人员的作业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放射波法桩基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携带的放射反射波法桩基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反射波法是利用地震反射波进行地质勘探的方法,通常在激发点附近,即深层折射波的盲区以内接收反射波,一般在几公里的深度范围内能有几个到几十个反射界面,故能详细研究浅、中、深层地质构造,而反射波法桩基检测装置是发射半径较小的反射波,以检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射波法桩基检测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将检测设备携带至现场,由于检测设备内部仪器较为精密在时在嘈杂的施工现场作业时,使得工作人员会将检测设备放置在箱体内,但在取出检测设备时,由于箱体需要与检测连接的较为精密,从而对检测设备进行防护,使得工作人员在取出时较为麻烦,出现延误工作人员的作业进度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携带的放射反射波法桩基检测装置,解决了在取出检测设备时,由于箱体需要与检测连接的较为精密,从而对检测设备进行防护,使得工作人员在取出时较为麻烦,出现延误工作人员的作业进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携带的放射反射波法桩基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卡接有检测设备,所述支撑板的背面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背面与顶杆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杆滑动连接在套筒内,所述套筒的背面与第一壳体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右侧面与通气管的左端相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与气囊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气囊的正面与防护壳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的背面与第一壳体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与气囊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套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外表面与滑套的内壁搭接,所述滑杆正面的一端穿过支撑板与按钮的背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壳体的正面通过合页与第二壳体的背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背面与第一壳体的正面搭接,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下表面均设置有卡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的背面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板的背面设置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的背面与第一壳体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壳体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照明灯,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顶杆背面的一端和套筒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把手。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467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隔热板的布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减震式汽车飞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