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人员伤害的智能化紫外灭菌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47265.3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8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涛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A61L2/26;A61L2/24;A61L2/18;A61L9/00;A47L11/24;B01D46/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石磊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人员 伤害 智能化 紫外 灭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人员伤害的智能化紫外灭菌箱,包括:箱体、走轮、紫外线灭菌灯、翻板、气缸和气泵,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走轮;所述箱体四周设置有翻板,所述翻板内侧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所述翻板一侧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一端铰接于箱体上,所述气缸另一端铰接于翻板上,所述气缸上连接设置有气泵;还包括遥控器、信号接收器、检测机构、进出口风扇、分流器、过滤板和清扫机器人;一方面采用机械结构和传感机构控制翻板开合,实现了灭菌箱对人员的主动避让,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空气过滤和机械清扫,填补了设备工作死角的缺点,提高了设备的灭菌能力,工作效率高,灭菌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及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人员伤害的智能化紫外灭菌箱。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医疗设备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和计算机化,是多学科、跨领域的现代高技术的结晶,其产品技术含量高,利润高,因而是各科技大国,国际大型公司相互竞争的制高点,介入门槛较高。
灭菌箱作为医护人员日常使用的一种设备,具有较成熟的生产技术,但是紫外灭菌箱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紫外线,辐射较强,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通常需要在无人的情况下工作。但是,现在的灭菌箱大多无法应对人员在附近的情况,在实际使用中,经常会出现医护人员和患者进入灭菌箱工作范围的情况,屡禁不止,导致灭菌箱容易造成事故,安全性差,同时现在的灭菌箱大多存在灭菌不彻底的问题,由于采用的灯光照射灭菌,会产生灭菌死角,灭菌不彻底,安全性差。因此,本申请就以上问题,对灭菌箱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现在的灭菌箱,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现在的灭菌箱大多无法应对人员在附近的情况,在实际使用中,经常会出现医护人员和患者进入灭菌箱工作范围的情况,屡禁不止,导致灭菌箱容易造成事故,安全性差。
2、现在的灭菌箱大多存在灭菌不彻底的问题,由于采用的灯光照射灭菌,会产生灭菌死角,灭菌不彻底,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人员伤害的智能化紫外灭菌箱,一方面采用机械结构和传感机构控制翻板开合,实现了灭菌箱对人员的主动避让,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空气过滤和机械清扫,填补了设备工作死角的缺点,提高了设备的灭菌能力,工作效率高,灭菌能力强。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低人员伤害的智能化紫外灭菌箱,包括:箱体、走轮、紫外线灭菌灯、翻板、气缸和气泵,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走轮;所述箱体四周设置有翻板,所述翻板设置有多个,所述翻板内侧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所述翻板一侧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一端铰接于箱体上,所述气缸另一端铰接于翻板上,所述气缸上连接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连接设置于箱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灭菌箱的设置,将紫外线灯置于箱体外,提高了设备的照射范围和照射强度,提高了设备的灭菌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气泵上连接设置有遥控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设置于气泵一侧,所述信号接收器与遥控器通过无线电连接,所述遥控器采用手持式设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灭菌箱的设置,采用机械结构和传感机构控制翻板开合,实现了灭菌箱对人员的主动避让,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热成像仪、声音传感器、PLC控制器和气泵开关,所述热成像仪设置于箱体顶部,所述热成像仪连接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设置于箱体内,所述PLC控制器连接设置有气泵开关,所述气泵开关设置于气泵电路上;所述热成像仪一侧设置有声音传感器,所述声音传感器设置于箱体上,所述声音传感器连接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箱体两侧设置有进出口风扇,所述进出口风扇包括进风风扇和出风风扇,所述进风风扇与出风风扇相对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涛,未经林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472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业工程用树木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精神康复患者束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