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平对置发动机缸盖润滑油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47300.1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7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贺鹏;许敏;李雪松;张广任;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敏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9/06 | 分类号: | F01M9/06;F01M9/10;F01M11/02;F02F1/24 |
代理公司: | 长沙惟盛赟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8 | 代理人: | 黄敏华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潭市九华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发动机 缸盖 润滑 油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的润滑油路,公开了一种水平对置发动机缸盖润滑油路结构,包括油管(10),主油道(4);斜油道(5);凸轮轴油道(8);回油道,油管(10)与主油道(4)的连接部位设有上油孔(3),斜油道(5)向上通过凸轮轴轴承座油槽(12)间接连通至可转动的凸轮轴油道(8),回油道将缸盖内腔的润滑油引导回流至油底壳,凸轮轴油道(8)包括至少一条偏离凸轮轴轴心的第一凸轮轴轴颈贯穿油道(6)和至少一个偏离凸轮轴轴心的凸轮轴过油通道(7),凸轮轴过油通道(7)设置在第一凸轮轴轴颈贯穿油道(6)的路径上,第一凸轮轴轴颈贯穿油道(6)在转动过程中与斜油道(5)连通。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提高凸轮轴的抗扭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的润滑油路,尤其涉及一种水平对置发动机缸盖润滑油路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小型汽油机缸盖的润滑方式一般为缸体上油至缸盖水平油道后通过两条水平平行主油道分别向凸轮轴承座供油,即缸盖主油道直接向凸轮轴轴承座供油,这种并联式的油道布置方式,虽然能保证各主轴轴承座润滑油量和油压相对均匀,但润滑油道结构复杂,布置相对困难,不利于小型水平对置发动机的小型化、轻量化。
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4755011U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VVT系统油路结构,主油路、水平油路、轴向油路;轴向油路在前端设置有钢球,形成前端的VVT 系统油路用前端轴向油路;进气凸轮轴的端部设置有相位器,相位器通过中空过油螺栓安装在进气凸轮轴端部,相位器设置有后退油腔和前进油腔;中空过油螺栓的径向孔与相位器油腔相连通,中空过油螺栓的中心孔与前端轴向油路相连通;进气凸轮轴设置有两个环形油路和连通油路;凸轮轴承盖设置有短油路和长油路,长油路与短油路分别与进气凸轮轴的两个环形油路连通;缸盖在对应于长油路和短油路位置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垂直油路,两个所述垂直油路的一端与水平油路相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凸轮轴承盖的短油路和长油路相连通。其不足之处是设置VVT油路与凸轮轴油路共用,且保证VVT正常供油,凸轮轴中空油路需设置钢球隔断,设置环形及垂直贯穿油路从凸轮轴中空油道引油满足缸盖内运动副润滑,缸盖内设置多条垂直油路满足VVT及缸盖系统回油,此专利在一定程度上合并油道,结构上变更少,但需加工油道数量仍较多,且中空凸轮轴及贯穿油道会严重削弱凸轮轴抗扭强度,钢球压装深度对装配工艺有一定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平对置发动机缸盖润滑油路结构,在设置了中空油路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凸轮轴的抗扭强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了一种水平对置发动机缸盖润滑油路结构,包括油管,与油管一端连接的主油道;在主油道上延伸出的斜油道;与斜油道通过凸轮轴承座油槽间接连通的凸轮轴油道;布置在缸盖内腔的回油道;油管的另一端连通缸体主油道取油,油管与主油道的连接部位设有上油孔,斜油道向上通过凸轮轴承座油槽间接连通转动的凸轮轴油道,回油道将缸盖内腔的润滑油引导回流至油底壳,凸轮轴油道包括至少一条偏离凸轮轴轴心的第一凸轮轴轴颈贯穿油道和至少一个偏离凸轮轴轴心的第一凸轮轴过油通道,凸轮轴过油通道设置在第一凸轮轴轴颈贯穿油道的路径上,第一凸轮轴轴颈贯穿油道在转动过程中与凸轮轴承座油槽保持连通。前端凸轮轴链轮及机械挺柱均通过飞溅机油润滑,左、右缸盖油道结构相同。
由于凸轮轴转动实现润滑油飞溅甩油,以润滑缸盖内腔运动副,在凸轮轴中润滑油的流动路径偏离凸轮轴的轴心,有利于提高凸轮轴的抗扭强度,延长其使用时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凸轮轴轴颈贯穿油道贯穿凸轮轴轴颈径向上的两端后,在凸轮轴内呈环形路径。环形路径易于加工,润滑油流动时也更加平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凸轮轴过油通道为4个,在凸轮轴轴颈贯穿油道的环形路径上间隔均匀。在环形路径上,以轴心为圆心而转动,每90度设置一个凸轮轴过油通道,有利于增大润滑油流量,加速润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凸轮轴过油通道沿凸轮轴轴向延伸,在其延伸的路径上连通第二凸轮轴轴颈贯穿油道,第二凸轮轴轴颈贯穿油道偏离凸轮轴的轴心。润滑油流至第二凸轮轴轴颈贯穿油道,也可以飞溅甩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敏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敏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47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