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工程施工智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47488.X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5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金宪辉;王永立;潘兴东;秦国彪;郑天罡;杨昕;李晓龙;李飞;赵丽平;吴贤;尚中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C23/01 | 分类号: | E01C23/01;H02K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曹玉清 |
地址: | 650225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工程施工 智能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工程施工智能检测装置,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取样口,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杆,底板的上方设有顶板,立杆的上表面均与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设置第二电机、螺杆、移动块、铰接杆、铰接块、半圆筒、卡槽和卡块,将第二电机的输出转轴带动螺杆转动,并使移动块在螺杆上移动,从而使铰接杆在移动块和铰接块内转动,并使铰接块带动半圆筒上卡块在卡槽内滑动,进而将两个半圆筒相互远离,以达到将半圆筒内收集样品快速取出的效果,有效的提升了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并保证了样品取出的完整性,提高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道路工程施工智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道路工程是指以道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其所从事的工程实体,同其他任何门类的土木工程一样,道路工程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特性。
在路面工程中,各个层次的厚度是和道路整体强度密切相关的,除了能保证强度外,严格控制各结构层的厚度,还能对路面的标高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传统的检测装置在对道路基层材料厚度和压实度进行检测时,从道路上钻取出的样品不易取出,取出时容易造成样品断裂,影响检测结果和检测精度。为此,我们提供了道路工程施工智能检测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道路工程施工智能检测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工程施工智能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取样口,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面的两端与两个立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移动板底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转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转轴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两侧面均铰接有铰接杆,所述转筒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圆台,所述圆台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卡块,两个所述卡块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半圆筒,两个所述半圆筒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铰接块,所述转筒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通槽,所述铰接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贯穿通槽的内部并与铰接块的上表面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滚轮,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推杆。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正面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取样口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圆台的下方设有推板,所述推板上表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推板的一端贯穿圆台的上表面并分别与移动块底面的两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立杆的正面喷涂有刻度线,两个所述半圆筒的底面均开设有破碎齿口。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且移动板通过通孔与立杆滑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道路工程施工智能检测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474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人脸识别对讲门禁机
- 下一篇:一种道路工程施工用路面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