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源-无源噪声整形逐次逼近ADC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48729.2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5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卫林;翁浩然;周茜;韦雪明;段吉海;韦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1/38 | 分类号: | H03M1/3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源 无源 噪声 整形 逐次 逼近 adc | ||
1.一种有源-无源噪声整形逐次逼近ADC,其特征是,由DAC电容阵列DAC1和DAC2、有源-无源噪声整形模块、六输入比较器COMP、逐次逼近逻辑模块SAR、时钟生成模块CKG和基准电压生成模块BGVG组成;其中有源-无源噪声整形模块包括无源积分器PINT1和正反馈有源-无源积分器APINT2;
信号输入同相端VINP连接DAC电容阵列DAC1的信号输入端SGI1,信号输入反相端VINN连接DAC电容阵列DAC2的信号输入端SGI2;DAC电容阵列DAC1的输出端DO1连接无源积分器PINT1的同相输入端RESP和六输入比较器COMP的第一同相输入端P1;DAC电容阵列DAC2的输出端DO2连接无源积分器PINT1的反相输入端RESN和六输入比较器COMP的第一反相输入端N1;无源积分器PINT1的反相输出端PT1ON连接正反馈有源-无源积分器APINT2的反相输入端G2IN和六输入比较器COMP的第二反相输入端N2;无源积分器PINT1的同向输出端PT1OP连接正反馈有源-无源积分器APINT2的同相输入端G2IP和六输入比较器COMP的第二同相输入端P2;正反馈有源-无源积分器APINT2的同相输出端AT2OP连接到六输入比较器COMP的第三同相输入端P3;正反馈有源-无源积分器APINT2的反相输出端AT2ON连接到六输入比较器COMP的第三反相输入端N3;六输入比较器COMP的输出端连接逐次逼近逻辑模块SAR的输入端,逐次逼近逻辑模块SAR的同相输出端SARP连接回DAC电容阵列DAC1的反馈输入端FBI1,逐次逼近逻辑模块SAR的反相输出端SARN连接回DAC电容阵列DAC2的反馈输入端FBI2;数字输出总线DOUT从逐次逼近逻辑模块SAR引出;全局时钟信号CLK连接到时钟生成模块CKG的输入端CK;
时钟生成模块CKG的输出端KFS共同连接到DAC电容阵列DAC1和DAC电容阵列DAC2的采样时钟输入端FS;时钟生成模块CKG的输出端KRES连接到无源积分器PINT1的余差采样时钟输入端ΦRES;时钟生成模块CKG的输出端K1分别连接到无源积分器PINT1的一阶积分时钟输入端Φ1和正反馈有源-无源积分器APINT2的一阶积分时钟输入端Φ1;时钟生成模块CKG的输出端K2连接到正反馈有源-无源积分器APINT2的二阶积分时钟输入端Φ2;时钟生成模块CKG的输出端KCMP连接到六输入比较器COMP的时钟输入端COMPCLK;基准电压生成模块BGVG的输出端BGVCM连接到无源积分器PINT1的共模电压输入端VCM;基准电压生成模块BGVG的输出端BGVB连接到正反馈有源-无源积分器APINT2的偏置电压输入端V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源-无源噪声整形逐次逼近ADC,其特征是,无源积分器PINT1由开关I1~I8和电容C1~C4组成;
开关I1的一端形成无源积分器PINT1的同相输入端RESP,开关I1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上极板和开关I3的一端;开关I2一端形成无源积分器PINT1的反相输入端RESP,开关I2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上极板和开关I4的一端;开关I5和I7的一端与电容C1的下极板连接;开关I6和I8的一端与电容C2的下极板连接;开关I7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上极板相连后形成无源积分器PINT1的反相输出端PT1ON;开关I8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上极板相连后形成无源积分器PINT1的同相输出端PT1OP;开关I3、I4、I5和I6的另一端形成无源积分器PINT1的共模电压输入端VCM;开关I1、I2、I5和I6的控制端形成无源积分器PINT1的余差采样时钟ΦRES;开关I3、I4、I7和I8的控制端形成无源积分器PINT1的一阶积分时钟输入端Φ1;电容C3和C4的下极板接地GN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源-无源噪声整形逐次逼近ADC,其特征是,正反馈有源-无源积分器APINT2由电阻R1~R2、PMOS晶体管MP1~MP6、开关I9~I12、电容C5~C8和共模反馈模块CMFB组成;
共模反馈模块CMFB的输入端形成正反馈有源-无源积分器APINT2的偏置电压输入端VB;PMOS晶体管MP1的栅极形成正反馈有源-无源积分器APINT2的同相输入端G2IP,PMOS晶体管MP1的源极与PMOS晶体管MP2的源极和PMOS晶体管MP3的漏极连接,PMOS晶体管MP1的漏极与电阻R1一端和PMOS晶体管MP5的漏极连接;PMOS晶体管MP2的栅极形成正反馈有源-无源积分器APINT2的反相输入端G2IN,PMOS晶体管MP2的源极与PMOS晶体管MP1的源极和PMOS晶体管MP3的漏极连接,PMOS晶体管MP2的漏极与电阻R2一端和PMOS晶体管的MP4漏极连接;PMOS晶体管MP3的源极连接到电源VDD,PMOS晶体管MP3的栅极连接到共模反馈模块CMFB的输出端VCMFB,PMOS晶体管MP3的漏极连接到PMOS晶体管MP1和MP2的源极;PMOS晶体管MP4的栅极、电容C8的上极板和开关I12的一端相连后形成正反馈有源-无源积分器APINT2的反相输出端AT2ON,PMOS晶体管MP4的源极与PMOS晶体管MP5的源极和PMOS晶体管MP6的漏极链接,PMOS晶体管MP4的漏极与电阻R2的一端、PMOS晶体管MP2的漏极和开关I9一端连接;PMOS晶体管MP5的栅极、电容C7的上极板和开关I11的一端相连后形成正反馈有源-无源积分器APINT2的同相输出端AT2OP,PMOS晶体管MP5的源极与PMOS晶体管MP4的源极和PMOS晶体管MP6的漏极链接,PMOS晶体管MP5的漏极与电阻R1的一端、PMOS晶体管MP1的漏极和开关I10一端连接;PMOS晶体管MP6的源极连接到电源VDD,PMOS晶体管MP6的栅极连接到共模反馈模块CMFB的输出端VCMFB,PMOS晶体管MP6的漏极连接到PMOS晶体管MP4和MP5的源极;开关I9和I10的控制端形成正反馈有源-无源积分器APINT2的一阶积分时钟输入端Φ1;开关I11和I12的控制端形成正反馈有源-无源积分器APINT2的二阶积分时钟输入端Φ2;开关I9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5的上极板和开关I11的另一端;开关I10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6的上极板和开关I12的另一端;电阻R1和R2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5-C8的下极板接地GN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487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