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包上壳体和动力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48984.7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5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月;樊少泽;王博文;梁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 | 分类号: | H01M50/20;H01M50/22;H01M50/233;H01M50/244;H01M50/249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赵东方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包上 壳体 动力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提供一种电池包上壳体,包括上壳体本体,上壳体本体形成为下端开口的空心壳体结构,上壳体本体的四周边角区域分别形成有凸出的加厚特征加强部,上壳体本体的封闭端形成有具有高度差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中间凹陷部,第一凸出部的侧面与相邻的中间凹陷部之间形成有连接筋肋特征加强部,第二凸出部相邻中间凹陷部的面形成为第一模压片材加强部,该第一模压片材加强部通过在SMC片材之间设置连续玻纤模压形成。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上壳体上形成有第一模压片材加强部,通过在第一模压片材加强部的SMC片材之间设置连续玻纤,以提高其强度,提高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上壳体。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
背景技术
当代汽车产业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即传统燃油汽车正在逐步被新能源汽车所代替,其中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正在兴起。但是,目前随着新能源补贴的逐步下降,低成本的电池包设计成为各大电池厂家研发设计的重点,但是低成本的前提是一定要把电池包的安全摆在第一位,由此可见电池包的安全设计已经成为当下新能源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电池包必须能够满足现有的热失控标准要求,热失控要求电池包5分钟内不能出现明火,这就对电池包上壳体的结构强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电池包上壳体的选材和结构设计提出较高的要求。
目前,现有电池包上壳体的设计方案大致采用钣金、铝、短玻纤模压(SMC)、连续玻纤(PCM/RTM)等,针对类似于大平板结构,可以采用钣金冲压或者铝冲压,对于简单结构的电池包上壳体则是可以采用连续玻纤工艺,对于复杂结构的电池包上壳体,只能选用短玻纤模压工艺成型,钣金或者铝制电池包上壳体、连续玻纤电池包上壳体都受限于结构形状限制,其中,钣金/铝冲压拼焊成型的电池包上壳体又无法有效保证其气密性,连续玻纤材料由于其强度高,对于相同结构强度要求的电池包上壳体,可以有效降低其厚度,一般可以做到1mm左右。但是,同时采用连续玻纤材料成型上壳体,其刚度及模态难以满足电池包上壳体的要求,如果继续加厚,生产成本要远远高于短玻纤。同时,针对部分三元锂离子电池,短玻纤材质的电池包上壳体又无法满足热失控所需的结构强度,在电芯热失控的瞬间,短玻纤成型的电池包上壳体也同时开裂,使火焰喷出。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电池包上壳体,以解决或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一种电池包上壳体,该电池包上壳体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
另外,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包,该动力电池包的电池包上壳体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上壳体,包括上壳体本体,所述上壳体本体形成为下端开口的空心壳体结构,所述上壳体本体的四周边角区域分别形成有凸出的加厚特征加强部,所述上壳体本体的封闭上端端面上一体形成有具有高度差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中间凹陷部,所述第一凸出部的侧面与相邻的所述中间凹陷部之间形成有连接筋肋特征加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相邻所述中间凹陷部的面形成为第一模压片材加强部,该第一模压片材加强部通过在SMC片材之间设置连续玻纤模压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凹陷部上形成有电池包卡位凸起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筋肋特征加强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分布在所述上壳体本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出部的靠近所述中间凹陷部的侧壁倾斜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连接有凸出于所述中间凹陷部的贯通凸台。
更进一步的,所述贯通凸台上靠近所述第一凸出部的一端的宽度大于靠近第二凸出部的一端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489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布料式热风烘干的再生铅熔炼炉螺旋加料装置
- 下一篇:水库大坝监测预警装置